要有明察秋毫的甄別力,既要觀其才,更要看其德;既要重實績,更要察為人;既要看“一時一地”,更要看長遠、看大節、重主流、察本質、識潛力
國以才興,政以才治,業以才立。用人得當,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察人識人是組工干部的重要職責,組工干部要提升能力,練就“伯樂識千里馬”的本領,擁有一雙“火眼金睛”,不讓一個德才兼備者落下,不讓一個渾水摸魚者得逞,為黨和人民選拔出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
著力提升善學善思的學習能力。學習是人成長進步的階梯,也是組工干部提升本領的重要途徑。組工干部要堅持勤學、深學,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更好適應新形勢下選人用人的工作需要。要對政策、制度,特別是干部工作的規定和程序了如指掌、運用自如,要博覽群“行”,了解各個崗位、各個行業的“條條框框”,既做精通業務的“行家”,又為廣聞博學的“雜家”。要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善于在工作一線識別干部,在群眾普遍輿論中發現干部,在發展中選準干部;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熟悉基層工作,豐富人生閱歷,爭做察人識人“行家里手”。特別是年輕的組工干部,更要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墩墩苗、壯筋骨,練就察人識人的過硬本領。
著力提升見微知著的預見能力。生活中,一個人舉手投足、只言片語、對某件小事的態度,往往能折射出其為人處世的準則、作風的好壞,甚至品質的優劣。識準人、察準人,不僅要窺全貌,還要窺一斑,既看工作圈,又看生活社交圈;既看八小時之內,還看八小時之外,識人察人于細微處。在觀其行中,從小事著眼,科學分析,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預見干部的潛能。
著力提升由表及里的洞察能力。王安石在《知人》中強調,“貪人廉,淫人潔,佞人直”,意思是說,越是貪婪的人越善于偽裝清廉,越是荒淫的人偽裝得越純潔,越是奸佞的人越會偽裝正直。組工干部要具備由表及里的洞察力,旗幟鮮明地堅持為民謀利的察人觀,不被表象所迷惑,不戴“有色眼鏡”觀人,不以貌取人、憑印象選人,要像九方皋相馬一樣,“重其精而略其粗,得其神而忘其形”,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洞察本質,使劣材、庸才、假才原形畢露,讓好才、真才、良才脫穎而出。
著力提升去偽存真的辨別能力。有些干部,臺上臺下不一樣,對上對下不一樣,上班下班不一樣,圈內圈外不一樣,家里家外不一樣。組工干部要有去偽存真的辨別力,不能“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有明察秋毫的甄別力,既要觀其才,更要看其德;既要重實績,更要察為人;既要看“一時一地”,更要看長遠、看大節、重主流、察本質、識潛力;不能被一些“短期行為”、“政績工程”所蒙蔽,要用客觀、發展、系統、準確的眼光去偽存真,辨別良莠,識得“廬山真面目”。對那些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講職級不講職責,只講俸祿不講奉獻的干部,要遠之棄之。
著力提升好中選優的鑒賞能力。“慧眼識英雄”。毋庸置疑,能不能識別人才,識別什么樣的人才,與識人者的素質密切相聯。同樣是符合條件的干部,誰的德才素質更好,誰更符合領導崗位的要求,誰能夠帶領干部群眾把一方事業發展得更加興旺,需要對干部的德才表現、工作業績、發展潛力等,反復認真分析、比較,好中選優。
著力提升從嚴要求的自律能力。組織部門是選人用人的關鍵部門,組工干部要自覺增強紀律觀念和法治意識,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組工干部要像一盆清水,既蕩滌別人的灰塵,也洗凈自己的塵埃,既為干部春風化雨,也為群眾滋潤心田。要牢固樹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勤奮敬業、恪盡職守,始終做到德在人先、利居人后,處處以身作則,事事走在前列。只有這樣,才能“立下腳跟撐起脊,展開眼界放平心”,做到理直、氣足、底硬,更好地為黨和人民選人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