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科學研究在科研中的作用也是基礎性的,培養、引進基礎性科研專業人才對前沿科學的突破至關重要?;A科學自身的特性決定了相關科研活動不可能“一日千里”,以論文數量為主要標準的頻繁考核并不適用于基礎科研人才。因此,有必要根據基礎科學的特性,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評價考核體系,從而更好地培養、使用、引進相關人才,扎實推進基礎科研事業發展。
按照科研周期進行考核,避免過早評價?;A科研的突破是建立在大量的基礎性研究之上的質的飛躍,過于頻繁的考察如同拔苗助長,只會增加壓力,不會增強動力。因此,不妨降低論文發表數量要求,延長考核時間,變月月考核為年年考核甚至五年考核,從而為研究人員提供充裕的時間,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當中,避免急功近利。
遵循科學規律進行考核,建立分類評價。學科與人才的差異性決定其考核也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評價體系要充分尊重科學規律與人才特性,根據崗位性質、工作難度等要素,構建分級分類的考核標準與考核方法,提高人才考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秉承質量導向進行考核,強化專業評價。對基礎科研人才的考核評價需要依靠相關領域同行專家,以專業的手段和視角考核其工作效果和成果質量,避免簡單以論文數量評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