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第三方”測評
左春艷
近期到一社區調研,社區正用第三方評價就社區黨支部服務群眾出行一事進行滿意度測評,一番唇槍舌劍后,第三方評價小組向黨支部開出“不滿意”決定書。黨支部書記當即表示,尊重第三方評價小組的決定,將積極整改,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成效如何?如果僅有服務雙方自說自話,很容易導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論。引入和雙方利益無關的第三方評價機制進行公開綜合評判,不僅可以杜絕各執一詞,還能促進黨組織為民服務更用心、更貼心,也可使群眾對自己的利益訴求更理性、更客觀。
如何用好第三方評價機制?首先得建立評判的機構,成立“權威”的第三方評價小組。其次是規范評判的程序,讓整個評價過程看得見,摸得著。先由評價小組介紹評議內容;再由黨組織陳述實績,提供相關證據和法律依據;重大事項還應到現場“驗收”;最后由評價小組根據綜合情況進行無記名投票,并現場公布投票評價結果。在重視評價的同時,還應注重評判結果的運用,將評判結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目標考核,作為激勵獎懲的重要依據,切實體現出應有的權威性和導向性。
(《人民日報》11月26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