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承載改革的“磐石”
張富國
黨的基層組織是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承載改革的基石。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就是要把基層黨建放在解放思想的氛圍中來謀劃,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中來思考,把服務改革作為主要任務和根本價值取向,工作重心向參與改革轉移,工作方式向服務改革轉型,從根本上為改革偉業提供保障和支撐,全力打造承載改革的“磐石”。
打造承載改革的“磐石”,必須優化組織設置。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有的行業興起、有的行業沒落,有的產業高歌猛進、有的產業退出舞臺,對黨組織的設置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快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以組織的全覆蓋帶動工作全覆蓋。要圍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民專合組織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及需求,按照有利于組織農民、有利于結構調整、有利于促進經營的原則,跨村組、跨鄉鎮調整和組建黨組織,形成網狀組織覆蓋體系。要圍繞黨員流動性、從業差異性和需求多樣性的特點,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在黨員相對集中的住宅區、商務樓宇,在黨員集居地,在工業園區、項目建設一線等特殊區域,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使黨的組織和服務覆蓋所有黨員。要提升共駐共建的融合度,消除行業分割、條塊分割、地域分割,重點加大城鄉結合部、工業集中區、村鎮混雜區的共建力度,引導基層黨組織牢固樹立一盤棋的觀念,凝心聚力服務改革大局。
打造承載改革的“磐石”,必須全面改進服務。在新一輪全面改革啟動之際,必須著眼于現實,牢固樹立黨組織為黨員服務、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黨的工作為中心和大局服務的理念,用實在的工作為改革保駕護航。要用好服務資源,在基層建立黨員服務中心和服務站,變分散服務為集中服務,健全辦事公開、引導接待、限時辦結、建檔銷號等制度,方便黨員干部群眾辦事。要創新服務方法,利用QQ、微信、微博等通信手段開展服務。要提供貼心服務,探索預約服務和上門服務相結合的路子,讓群眾感受到黨組織就是“家”。
打造承載改革的“磐石”,必須健全保障機制。機制是自動化運行的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管用。要注意總結基層黨建中帶有規律性、普遍性、指導性的東西,從制度層面進行頂層設計,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促進服務行為自覺化、措施常態化、方法便捷化,督促基層黨組織主動地融入改革、服務改革。要建立黨政聯動的領導機制。要以組織領導聯動帶動基本保障聯動、主題活動聯動、長效機制聯動,堅決杜絕就黨建抓黨建、黨建與中心“兩張皮”現象。要建立齊抓共管的督查機制。應著力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紀檢部門明察暗訪、信訪部門活血化瘀、政法部門保駕護航、各部門密切配合的督查機制和領導點評機制,堅決杜絕“水流沙灘不到頭”現象。要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對推進改革失職的黨組織和個人,要嚴肅追究責任;對服務改革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大力表彰,杜絕“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現象。
(《中國組織人事報日報》11月22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