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
綿陽市游仙區委組織部 左春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十八屆三中全會體現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智慧。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觸及深層問題、體制弊端,各個領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相互制約。作為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項改革舉措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面對這種形勢,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必須做到“六個緊緊圍繞”。這一改革方式,體現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體現出新一屆領導人堅持改革的勇氣和決心,高超的執政能力和非凡的理政智慧和“下好改革一盤棋”的宏觀視野。
十八屆三中全會引導著未來中國改革發展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絕非一哄而上,協同推進也不是齊頭并進。基于這種認識,三中全會不僅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更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從中不難看出,深化改革不僅要在經濟領域充分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而且要通過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讓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通過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由重點領域改革的“一子落”,激發改革棋局的“全盤活”。
十八屆三中全會反映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心聲。改革開放35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愈加迫切。順應這一時代發展的要求,全會強調要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這些改革思路的目標指向,都是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湖南日報》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