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上鏟除奢靡土壤
羅智剛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并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這既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成果,也是從根源上深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
改革意味著突破難關、革除弊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雖然不是新的東西,但卻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因此,對待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問題,需要中央以制度法規的頂層設計來約束和規范。今天的改革,特別是作風問題上行下效很嚴重,更需要自上而下系統地頂層設計,需要將整個改革戰略布局得更完善、更周密、更科學,以便有效克服改革在某些方面、某些區域存在的分散性、簡單化、形式化等缺陷。
中央歷來非常重視優良作風的養成和保持,長期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帶頭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但是,近年來,一些黨政機關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敗壞了風紀、損壞了形象、丟失了民心,廣大干部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就是要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紀違規違法現象;就是要切實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從源頭上、根本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
只要各級機關思想統一、步調一致、率先垂范,層層推進、嚴格執行、強化監督,改革的關聯性、整體性、全局性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密切聯系群眾、長期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就能夠長久保持。
(《中國組織人事報》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