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網6月8日刊載
用考核“杠桿”撬動干部獻身“多點多極”的活力
樂山市委組織部 潘福金
針對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均衡的省情,四川省委十屆三次全會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立足全省現階段發展實際,提出了“構建多點多級支撐發展格局”的戰略。
政策一旦制定,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鼓勵創新創造、主張個性發展是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題中之義,而科學的考核評價和合理的關心激勵,是保護和調動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的最大法寶。這就要求地方黨委改進科學考評辦法、突出關心激勵,讓干部在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中主動創新、樂意創新、享受創新。
推行“差別化”考核。目前,干部考核“一尺量”現象比較普遍,考核指標比較籠統,缺乏個性要求、缺少定量分析,導致考核結果千篇一律。從全省看,“多點多極”賦予了五大經濟區不同的發展定位和發展任務,省委省政府也將出臺差別化的支持政策。為此,建議對于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分類排隊,分類設置考核評價指標;根據參與評價人員對考察對象的知情面和知情度,設置共同和特定的評價內容及指標;根據考察對象的層次高低,制定粗細適宜的考核評價指標,越到基層在操作上越簡潔明了。
注重“包容性”評價。當前,在干部隊伍從嚴管理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因擔心被“誤傷”而“不作為”;在干部選任群眾公認的硬程序下,少數干部為保選票而“少作為”。這些問題雖然有干部自身思想上的因素,但也與干部評價制度設計有很大關聯。建議在從嚴管理干部的同時,應堅持以謀事業還是謀私利作為鑒別標尺,嚴格區分工作失誤、一般錯誤與違紀違法的界限,最大限度地保護推進“多點多極”發展中勇于開拓創新的干部。在堅持群眾公認的基礎上,加大日常考核和實績分析的份額,在重點項目推進、重大工作督查、維穩處突檢查、年度目標考核等工作中,組織部門全程介入、跟蹤考察,發現埋頭苦干、不事張揚的干部,保護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包容敢闖敢干、不怕失敗的干部。
實施“松綁式”管理。落實多極競爭、多點協同的執行層是基層干部隊伍,但是不少基層干部卻存在“不出事就是本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思想,闖勁不夠、干勁不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目標管理中的對安全、計生、維穩、國土等實施“一票否決”,束縛了干部的手腳;另一方面,基層干部在收入分配上的“大鍋飯”現象和政治待遇上的“天花板”現象,嚴重影響了基層干部的創業激情。
建議對基層干部的管理應以“松綁”、“放活”為目標,慎用或者取締“一票否決”、“末位淘汰”等管理手段,同時堅持“還權于基層”,提升縣鄉黨委管理干部的主導權和調控權,在工作保障、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職級待遇上向縣鄉基層傾斜。(作者系全省組織系統骨干網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