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評論3月9日刊載
“鐵人孫波”挺起最堅強的脊梁
瀘州市合江縣城環局 陳友洪
“萬里征程未洗塵,示范未盡身先去”,孫波同志的一生,為黨和人民事業嘔心瀝血、不懈奮斗;為我國石油事業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孫波同志用一生踐行了共產黨員的神圣誓言;用最頑強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挺起了中國石油事業最堅強脊梁,值得贊賞,值得學習。
一學孫波赤子情懷。“好鋼不是一錘子煉成的,必須經歷千錘百煉”。16年里,孫波在南美、北非、中東和中亞都留下他為祖國海外石油事業奔波的足跡。他就像“革命的一塊磚”,那里最需要就搬去那里,那里最關鍵就被派到那里,那里最困難就沖到那里。而在每一個崗位,他都以頑強的拼搏的精神,靠著過人的智慧與創新,靠著過硬的技術與本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遞交了一份又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學孫波敢于擔當。28個月建成“經過兩個國家全長1833公里的國際管線”這個難以完成的“使命”面前。孫波臨危受命,毫無退縮,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勇敢接下了這看成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用“就是頭拱地也要完成任務”的超強決心與毅力,創造了“中亞管道”速度的奇跡。避免國家損失,樹立了中國人的威信與驕傲。
三學孫波無私奉獻。而又有誰能想到,像孫波這樣“工作像打仗一樣分秒必爭”的鐵人竟然是位血管瘤患者,常人到了2厘米就無法忍受的身體極限,而他的血管瘤竟然超過了4厘米。就是他昏迷不醒前還工作到凌晨1點,他用頑強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為石油事業耗盡了最后一分鐘,令每一個人為之動容。
“鐵人”孫波傾盡一生架起能源之橋,挺起了我國石油事業的脊梁。他走了,沒有給世人留下一句話。卻留下了奮進的“火種”,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開拓進取、同心同德,嘔心瀝血,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