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 發展惠民 工作便民 自律畏民
把做群眾貼心人作為政治自覺
作者:金城
習近平同志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講話中,對廣大縣委書記提出了明確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其中,做群眾的貼心人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謀事創業的內在要求。基層干部身處黨聯系群眾的第一線,直接感知著人民的“溫度”,必須把做群眾的貼心人作為一種政治自覺,以關心群眾疾苦為己任,以增進群眾幸福為天職。
心中有民,思想貼心。常言道,心無百姓莫為官。做群眾的貼心人,必須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中,始終把群眾福祉作為謀事創業的起點和歸宿,做到情為民所系。心中無民,思想上與群眾離得很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無從談起。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以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先進典型為榜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踏踏實實做人民的勤務員。少說我為群眾做了什么,多問我為群眾還能做什么,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讓民情民意民聲指引發展,形成符合絕大多數群眾利益的發展藍圖和發展思路。黨員干部只有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把屁股坐在群眾這一邊,才會不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托。
發展惠民,實績貼心。做群眾的貼心人,必須真抓實干、不尚空談,狠抓發展、多出實績。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只有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當前,面對群眾對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期待,黨員干部不能耍嘴皮子、擺花架子,必須迎難而上,直面群眾呼聲,把宗旨意識落實到搶抓發展中,以科學發展的成效換取群眾滿意、贏得群眾點贊。當前,實現發展惠民,必須扎扎實實推進改革,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敢于涉險灘冒風險,敢于啃硬骨頭攻堡壘,著力使改革成效轉化為民生幸福,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更多獲得感。
工作便民,服務貼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要得人心、穩人心,就得貼人心、暖人心。做群眾的貼心人,必須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從細微處入手,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具體事、煩心事,在“潤物細無聲”中帶去黨的關懷和溫暖。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群眾的愿望和需求更加多元多樣。我們必須與時俱進,順應群眾新期待,緊跟群眾新需求,瞄準群眾新關切,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底線思維,防止“公務”與“服務”兩張皮,不留“最后一公里”問題。特別是在開展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工作時,必須做好細致入微的服務。
自律畏民,作風貼心。古人云:“政者,正也。”正派出權威,干凈生正氣。修身養德是人之為人的起碼要求,更是廣大黨員干部的基本操守。做群眾的貼心人,必須有一股浩然正氣、一腔為民情懷、一種秉公氣度。要心中有戒、嚴格自律,不能表面上客客氣氣、和顏悅色,私底下驕傲自滿、自我膨脹,以致誤入歧途,甚至跌入犯罪深淵。作風問題往往具有反復性,解決作風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如果掉以輕心,之前所做的努力就可能前功盡棄,取得的成果就可能付諸東流。因此,要嚴格按照“三嚴三實”要求為人處世,對公利奮力追求,對私利不逾半步,堅持做到為民用權、陽光用權。
——作者為中共四川省金堂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