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敢于擔當的公仆本色
——準確把握“三嚴三實”的內核要求(三)
四川日報評論理論部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一個政黨、一個政府、一個干部有無擔當精神,不在于怎么說,而在于怎么做?!叭龂馈迸c“三實”是一體兩面,檢驗從嚴要求最終要看務實干事。新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謀事必須要實、創業必須要實,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專注工作上,敢于擔當擔責,立足本職、埋頭苦干,愛崗敬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并非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擔當的力量,體現于中國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之中。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動、國內社會深刻變革、社會思想深刻變化,不熟悉、不確定的因素很多。越是在機遇挑戰并存、風險考驗交加的時刻,越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敢于迎難而上,敢于在矛盾漩渦中解決問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集干凈與干事于一身、勤政與廉政為一體,既遵紀守法又生龍活虎,這應該成為每一名優秀公仆的寫照。
北宋時期,蘇東坡為政杭州時,為開浚西湖,令匠掘一寺廟旁的赤山以筑湖堤。寺僧們以破壞風水,天降災禍誰擔當為由,強烈反對。工程擱置,蘇東坡反復掂量孰輕孰重,最終選擇了黎民百姓:事由我起,上天若降災禍,就沖著我來,但筑堤之事絕不能延耽。時光穿梭,后人銘記蘇東坡,除了他的錦繡文章,當然還有他偉大的擔當精神?,F如今,擁有一大批勇于擔當、披堅執銳的黨員干部,依然是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之時,帶領廣大群眾實現新跨越的基本依靠。
四川干部隊伍主流是好的,特別是在改革發展、維護穩定、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許多領導干部勇于擔當、挺身而出,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但確實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有的缺乏工作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光做和尚不撞鐘;有的放松工作要求,消極懈怠,做表面文章,“臉好看了,事也不辦了”;有的為官不為,“只求不出事、寧愿不干事”,不敢決策、不敢拍板,錯失機遇,耽誤發展,等等。凡此種種,雖屬個別現象,但仍然應該引起我們警惕。“無功便是過,庸碌也是錯”。要在治理庸懶散浮拖的同時,想方設法營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解決擔當問題,首要消除懶政思想。堅決反對精神不振、不思進取,堅決反對思想保守、因循守舊,堅決反對不敢擔當、無所作為。要知責,各級各部門要細化分工,領導干部要主動認領,把責任落實到人頭,決不允許推諉塞責。要擔責,有權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把各自的擔子挑起來,該干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該負的責冒著風險也要擔。只要是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去做,只要是出于公心、依規依紀辦事,干工作就沒有風險。三是要盡責,現在各方面工作困難不少,但是千難萬難,敢于擔當就不怕難。要奮力迎著困難上,下深水、破難題,在攻堅克難中抓落實、干成事。四是要問責,對不敢擔當、不在狀態的領導干部,要堅決進行組織調整,特別是對造成嚴重后果的,絕不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必須嚴肅責任追究、一查到底。
解決擔當問題,關鍵在解決用人問題。只有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建立激勵干部求真務實的有效機制,才能讓“擔當漢”奮勇當先。對于那些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的干部,要旗幟鮮明地大膽選拔使用。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支持幫助,在他們遇到挫折時鼓勵寬慰,在他們受到非議時鼓勁撐腰。對那些平時工作中不負責任、關鍵時刻退縮不前的干部,應當批評教育,促其改正,必要時進行組織調整,認真解決好“為官不想為、不能為”的問題。
新時代呼喚大擔當。這個擔當,是執政黨的擔當,是全體人民的擔當。每個人都肩負起各自的責任,因責任感產生的向心力就會帶來整個社會的積極改變。只要全體黨員干部遇事不推諉、擔責不逃避,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以責無旁貸的精神、寬廣磊落的胸懷,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就會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我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渡不過的難關。
“千古風流在擔當,萬里功名須躬行?!比〉媒洕l展巨大成果的同時,亦面臨深化改革的艱難險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惟有拿出使命在肩、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才能在充滿艱難險阻的發展實踐中奮勇向前;惟有拿出駿馬追風、馳而不息的踏實精神,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實現“四個全面”的偉大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