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招實招推進改革攻堅
——三論大力推進“四個全面”四川實踐
四川日報評論員
全面深化改革,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是根本動力,貫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始終。剛剛結束的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讀書班開班式上,省委書記王東明強調,就四川而言,解決各方面深層次矛盾問題,根本路徑和治本之策也是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提早部署22個重大改革專題調研,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確立253項改革事項,出臺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推進32個改革方案的實施,全省農村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取得重大突破。總的來講,四川新一輪改革蹄疾步穩有成效,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改革步入深水區、攻堅期,既要沖破體制機制障礙,又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必須集中攻堅啃下“硬骨頭”,真刀真槍殺出一條血路來。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在改革攻堅中,既不能做選擇題,也不能撒胡椒面,更不能玩虛的,必須系統謀劃、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讓老百姓看到成效,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首先,要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當前經濟仍存下行壓力的背景下,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重點,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大力推進國資國企、農業農村、財稅體制、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科技創新、扶貧開發等方面改革。通過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一切勞動、技術、管理、資本活力競相迸發,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其次,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系,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堅持在正確方向和總體框架的前提下,鼓勵各縣市根據實際情況,大膽試驗、大膽探索,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第三,要處理好部署與落實的關系,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謀定之后就要迅速行動。要在落實責任、督查考核、發現推廣典型上下功夫,推動改革部署落實見效。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省上下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四個全面”的重大戰略布局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最大范圍凝聚改革力量,最大程度堅定改革決心,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推動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落地生根,為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