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貴在適用
李華敏
21世紀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人才。現代軍隊中,衡量人才的標準已由過去的文憑與資歷轉向文憑與水平、資歷與能力的綜合考量。如何“慧眼識英雄”、選好用好人才呢?只有不拘一格用人才,做到科學選人用人,才能讓軍隊建設中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善任”的前提是“知人”,也就是要客觀公正地認識和評價人才。清代詩人顧嗣協在《雜興》中寫道:“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首詩形象地說出了用人之道。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應了解每位下屬的特點,既要看到每個人的長處和優勢,又要掌握其缺點和不足 , 做到心中有數,并在安排工作時根據人才的專長,揚長避短,合理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地激發下屬的潛能。正如漢高祖劉邦在總結其奪得天下的原因時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這對今天的領導者仍有很大借鑒作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成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現實生活中絕對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想人人都是全才,事事面面俱到,顯然不現實,因此在用人上也勿求全責備。當代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其《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倘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所謂‘樣樣皆是’,必然一無是處。才干越高的人,其缺點也往往越明顯。有高峰必有深谷,誰也不可能十項全能……一位管理者如果僅能見人之短而不能見人之長,因而刻意于避其所短而非著眼于展其所長,則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當前有些領導者容易犯的通病就是發現下屬有缺點就覺得不可用或不好用,而慨嘆無可用之才,殊不知其做法本身就不利于人才成長,會導致人才埋沒或流失。用人“貴適用,勿苛求”,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要用正確眼光去發現人才,用其所長,并通過適當形式進行引導、幫助和培養,使之避短揚長,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人才的作用,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人才是金。軍隊人才隊伍建設與發展的關鍵在于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通過充分考慮人才的“長”與“短”,對人才資源進行優化組合,科學配備,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使人才積極性和才干得到充分發揮與施展,為強軍興軍事業貢獻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