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一論推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
四川日報評論員
政治生態影響發展生態,決定社會生態。不久前閉幕的省紀委十屆四次全會鮮明提出要推動形成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再次表明了省委懲貪治腐、正風肅紀、刷新吏治,進一步推進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堅定決心。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從我做起,揚正氣、樹新風、守紀律、講規矩,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以小環境帶動大環境,用小生態優化大生態,使我省政治生態環境煥然一新。
風氣正,人心就齊,干勁就足,事業就順。風清氣正是一種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即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試想,如果一個地方政治生態里潛規則大行其道,歪風邪氣占據上風,庸俗文化充斥泛濫,那么這個地方必然會黨心民心渙散,嚴重的甚至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所以,環境問題看似空泛無影,實則見人見事。我們必須把營造風清氣正環境作為一種自覺、一種責任,從嚴治黨、從嚴治吏,以最堅決的態度激濁揚清嚴明紀律,用釘釘子的精神除弊祛垢整治作風,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根本轉變。“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若己身不正,又豈能正他人之身。“一把手”帶頭,才能帶動和影響廣大黨員干部調整心態,守規遵紀,清清白白做人,端端正正做事。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正確認識“權力”與“權利”的關系,敬畏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搞“一言堂”,做到依法執政,民主決策;要清醒認識“當官”與“賺錢”的本質區別,要當官就別想著賺錢,遠離紙醉金迷、感官刺激;要格外珍惜越來越清爽的環境,習慣在清新的風氣中工作和生活,一級帶一級、層層作示范,積聚起營造風清氣正環境的強大合力。
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必須找到影響環境建設的病灶和霉點,興利除弊,刮骨療毒,使小生態、小環境健康運行。要推動正風肅紀常態化,緊盯“四風”的新形式、新動向,深化問題整改,抓好專項整治,持之以恒地鏟除“四風”之弊。隨著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制度籠子只會越扎越密,作風建設只會不斷加強,法紀規定只會越來越嚴。我們必須保持反腐倡廉、正風肅紀的定力,以正修身,鏟除病灶,讓新風正氣成為自覺、成為習慣。
風氣清新,定會醒腦提神。當前,我省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很重,特別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揚正氣、樹新風,特別需要樹立起“以擔當無愧于己、以行動取信于民”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只要各級黨員干部身正影正、務實敬業,敢挑重擔、勇于擔責,就一定能使黨風更好、政風更清、民風更淳,促進我省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