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環境在領導
——營造良好從政環境系列評論之四
中國組織人事報評論員
“小圈子”“逆淘汰”“潛規則”等問題在一些單位積弊成疴,很多因素在領導干部身上。領導帶頭就是無聲的號令、生動的榜樣。領導干部帶頭,以身作則,徙木立信,才能有力掃除“四風”積弊
《古文輯要》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時,阿諛奉迎,千方百計迎合隋煬帝,而到了唐朝卻一反故態,敢于當面跟唐太宗爭論,成了忠直敢諫的諍臣。司馬光后來評論說,“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真言,則佞化為忠。”裴矩前諛后諍的典故啟示我們,一個地方和單位的風氣,關鍵在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營造良好從政環境,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示范、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動一級干。
風成于上,俗行于下。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就是導向,對一個地方和單位的風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帶頭就是無聲的號令、生動的榜樣。參觀考察沿途不封路,深入農村踏雪訪貧,慰問災區住臨時板房……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帶頭落實“八項規定”,為全黨和全社會做出了表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也正是因為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從改進文風會風、簡化公務接待、規范工作生活待遇等具體事情做起,以身作則,徙木立信,才能有力掃除“四風”積弊。
國外有句諺語:魚從頭爛起。從十八大以來嚴厲查處的落馬官員特別是腐敗窩案可以看出,一個地方領導干部的蛻化腐化,對政治生態的惡化有著突出影響,“小圈子”“逆淘汰”“潛規則”等問題在一些單位積弊成疴,很多因素在領導干部身上。有的把權力當“私產”,把下屬當“家奴”,在用人上論親疏、講關系,甚至把職位當商品,賣官鬻爵;有的隨波逐流,裹挾在歪風邪氣中,既是受害者,也成了不良從政環境的制造者、推動者;有的對不良從政行為缺乏應有的抵制,不敢針鋒相對地進行斗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味姑息縱容,最終釀成大錯,害人害己。
打鐵還靠自身硬。做良好從政環境的引領者,領導干部首先要自身正,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守正道、弘揚正氣”“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肅綱紀、疾惡如仇”“艱苦奮斗、清正廉潔”五方面的要求,認真查找差距不足,不斷反省提高,以實際行動凝聚營造良好從政環境的強大正能量。
領導干部既要管好自身,更要擔起領導管理責任,“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注意抓早抓小抓苗頭,善于運用教育批評、談心談話、組織生活、函詢誡勉等制度和辦法,及時發現并認真解決環境和風氣中出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發。對一切不正之風要敢于亮劍,旗幟鮮明地抵制說情風、關系網、利益鏈,真正使黨的各項規定和紀律要求成為剛性標尺。要加強對身邊人的教育管理,防止打著自己的旗號招搖過市、謀取私利、違法亂紀。
選人用人,是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是改善風氣的重要抓手。任人唯賢則群賢集聚、風清氣正,任人唯親則小人競趨、歪風盛行。要堅持五湖四海、出以公心,跳出復雜的“圈子文化”、克服狹隘的“山頭主義”,杜絕“授爵公堂、感恩私室”的暗箱操作,為德才兼備的干部出頭說話,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壯膽,讓踏實肯干的“老實人”能夠得以使用。堅決反對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讓“能力不如關系”“做事不如作秀”“劣幣驅逐良幣”的潛規則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