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監督破黨內生活“三化”
近日召開的全國干部監督工作會議提出,干部監督工作要推動解決黨內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問題。筆者以為,須在“高起點、大格局、上措施”上下功夫,方能有效破解。
高起點,才能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嚴肅的黨內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黨內生活松一寸,黨員干部隊伍就散一尺。黨內生活標準不高、要求不嚴,監督流于形式、不敢擔當,黨員干部就得不到黨組織的教育引導、得不到黨內同志的批評幫助,以至于自由主義有“市場”,好人主義得“好處”,特權思想滋長蔓延,久而久之,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就會淡薄,組織歸屬感就會弱化。監督工作推動解決“三化”問題,只有堅持以整風精神嚴格黨內生活,突出監督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嚴格落實黨章的要求,敢于向矛盾“叫板”、勇于向問題“開刀”,徹底清除侵蝕黨員干部思想和作風上的“政治灰塵”,才能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只有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統一形成對監督的正確認識,把監督看成是對自己的關心與期盼、信任與幫帶、支持與提醒,嚴格黨內生活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效應對“四種考驗”、化解“四種危險”。
大格局,才能理清思路、統籌兼顧。嚴格黨內生活,就是堅持“三會一課”、雙重組織生活、民主評議等,在黨內生活中,黨員之間以平等的同志關系交流思想、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處理黨內矛盾、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可見,黨內生活是保持一定政治權威的參與式民主,重心是“參與”,貫穿決策、選舉、監督的全過程。推動解決“三化”,要求我們吃透兩頭,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構建“大監督”工作體系,有效整合組織、紀檢、巡視等部門的力量與資源,“打通最后一公里”,突出監督民主集中制執行、突出監督組織生活制度落實、突出監督從政環境凈化,把經驗總結出來、把問題梳理出來、把對策制定出來,做到工作有人想、有人抓、有人管,全覆蓋、起作用、有實效。
上措施,才能加強創新、從嚴執紀。一方面,既要繼承弘揚,又要發展創新。把握黨員需求,創新活動形式,增強組織生活的時代感與吸引力。另一方面,既要教育引導,又要懲戒約束。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嚴明黨的紀律,著力解決執紀不嚴的問題,做到發現問題不護短、遇到問題不回避、處理問題不手軟,讓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