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熱衷于晉升“自我設計”
沈小平
現在,一些干部在對待自己職務升遷上心態浮躁,左顧右盼、橫攀豎比。特別是少數年輕干部熱衷于搞“自我設計”,把崗位調動當成升官的跳板,把基層工作鍛煉視為“鍍金”,把每一個職務的任職時間都算計好,沉湎于“晉升路線圖”,醉心于算計“升職時間”。如果沒有如愿以償,就怨天尤人,抱怨組織,產生失落感。這種現象值得注意。
人總是追求進步的,黨員干部希望得到組織肯定、社會認可,追求政治上的進步、職務上的升遷,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職位總是有限的。一個干部能不能得到提拔、什么時候提拔,一看個人的德才素質,二看工作需要和班子結構等因素。不是每一個德才素質好的干部都能得到及時提拔,也不可能每一個干部的職務升遷愿望都能得到實現。對此,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有正確的認識。
能不能正確對待職務升遷,考驗著黨員干部的黨性覺悟。在黨的歷史上,有許多把革命事業的“進”放在首位、把個人職務的“進”放在其次的共產黨人。1945年,黨中央決定建立華中軍區,電令張鼎丞擔任司令員。他反復考慮,認為粟裕當司令員更合適,便向中央建議粟裕當司令員,自己當助手。1964年,為了培養年輕同志,他又主動請辭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職務。今天,黨員干部在職務升遷考驗面前,張鼎丞無疑就是一個鏡子、一面旗幟、一個標桿。
實干是黨員干部成長進步的陽光大道,是“不二法門”。試想,一個黨員干部,如果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工作倦怠,完成不了本職工作,甚至貽誤工作,群眾又怎么能信服?又怎么可能得到組織的青睞?工作是檢驗我們的最好考場,干部有沒有進步,都要看是不是把工作做得更好了。干部要進步,就要立足本職,盡心盡職、追求卓越,用出色的工作業績來贏得群眾信服、組織重視,真正靠實干實績求得個人成長進步。
樹立正確進步觀,知為先,行為重,關鍵在知行統一。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正確對待組織的培養、使用與提拔。對于組織的提拔和重用,不應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應該把它看作是對自己工作的鼓勵,繼續努力做好工作;暫時未被提拔時,不應悲觀失望、自暴自棄,而要把它當做倒逼動力,以更大的努力和成績贏得組織和群眾的認可。
(作者單位:安徽省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