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踐行群眾路線中識別考察干部
賴木生
群眾路線教育是非常重要、非常生動的識別考察干部實踐。要善于從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中識別考察干部,選準用好干部。
從群眾觀念上察“德”。“為官者,德為先;為官者,民為本?!睂θ罕娪袥]有感情,對群眾利益敢不敢維護,群眾冷暖有沒有掛心間,群眾訴求有沒有去落實,反映了干部的群眾觀念,也是干部“德”的重要表現。考察識別干部的“德”,不能偏聽偏信,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深入基層面對面傾聽大多數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才能把口碑好、品德高尚、敢于擔當、表里如一、群眾公認的干部選出來,造福一方百姓,帶動工作發展。
從群眾工作方法上察“能”。處在基層的干部,經常與群眾打交道,工作方法對不對、群眾滿不滿意是體現黨員干部工作能力的“試金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運用群眾工作方法的好壞,直接反映了黨員干部工作能力,間接體現了黨員干部工作成效,特別是在老少邊窮地區,矛盾多、問題多,更需要黨員干部有高超的做群眾工作藝術本領。因此,從踐行群眾路線中識別考察干部“能”,就要對那些不干事、不敢擔當、不敢作為,好大喜功、善搞鉆營的干部撤掉晉升的梯子;對那些善于與群眾打交道、交朋友、有感情,進得了門、談得上話、交得上心、辦得成事、群眾滿意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讓真正有本事、有方法、有魄力的干部脫穎而出。
從密切聯系群眾上察“勤”。基層干部的“勤”更多的表現在走出機關、沉下身子,深入屋舍村落、田間地頭,廠礦企業、社區樓棟,為群眾實打實的解決問題。但是從實際工作看,仍有一些浮在半空,參與實際工作少,接觸老百姓少,不惹事也不干事的“太平”干部,仍然存在一些名義下基層,實則充當“特派員”、“聯絡員”兩邊來回跑、坐不下、呆不住、群眾意見大的干部。因此,從踐行群眾路線中識別考察干部的“勤”,要把干部是否?!敖拥貧狻?、經常密切聯系群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
從解決群眾切身問題上察“績”。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干得好不好,群眾心里有桿秤。這桿秤就是看干部是否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如果擺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群眾是不會買賬的??疾熳R別干部的“績”,就要看干部為群眾做了些什么,干了什么,成效如何。要深入干部工作的一線進行民主測評、征求意見、實地查看,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最大程度“用事實說話”,實現干部考察從“畫靜態像”到“繪動態圖”的轉變,充分體現干部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特點,提高干部考察評價的準確性。
從群眾口碑中察“廉”。“公生明、廉生威”。干部只有自身正,心無雜念,才能心系群眾,才能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良好口碑。干部廉不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從基層群眾對干部口碑評價中,發現干部廉潔從政方面的問題,防止“帶病提拔”、“帶病上崗”。
(作者系江西省石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