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
王儒林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如何推動科學發展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了我們黨的科學發展理論,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不斷開創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努力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
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新要求
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新要求,既要理解和把握其中蘊含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統一的理論思維和實踐智慧,又要理解和把握其中的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整體思維、底線思維和創新思維,掌握其中貫穿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方法。
牢牢把握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偏離。習近平同志強調,當前我們面臨的最大任務仍然是發展,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的根本要求,也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仍然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謀劃一切工作的前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同志強調,只要國內外大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能也不應該改變。
牢牢把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進一步激發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一個重大問題。他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國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能在國際上取得今天這樣的重要地位,說到底靠的是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不僅在于它已經帶給了我們什么,更在于它開辟了一條引領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但也應認識到,實踐是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改革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習近平同志一語中的: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不是要不要開放的問題,而是怎么使我們的開放水平更高的問題。
牢牢把握科學發展是既有數量又有質量的發展,努力實現“既長骨頭又長肉”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同志強調,各級都要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生產總值,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也就是說,發展不是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是注重質量效益、促進擴大就業、不斷改善民生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現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長期以來的粗放型、外延式增長方式難以為繼,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必須尊重經濟規律,切實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下大力氣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著力推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安全發展
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新要求,要始終堅持把科學發展作為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務,毫不動搖地推動科學發展。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我們在全面把握吉林省情的基礎上,提出著力推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安全發展,努力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
推動創新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地區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強大引擎。鞏固發展成果靠創新,破解矛盾難題靠創新,打造未來發展優勢還要靠創新。現在,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吉林省要牢牢抓住這一機遇,把創新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加快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創新,優化投資方向、提高投資質量效益,更加重視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加快產業創新升級,鞏固發展現有三大支柱產業,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四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具有吉林特色和高技術特征的新興產業,著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構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現代產業新格局。加快企業創新發展,加強引導扶持,加強社會化服務,以硬措施治理軟環境,提升企業素質,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能力。加快科技創新,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鞏固、強化科教優勢并將其轉化為發展優勢。
推動統籌發展,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當前,推動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必須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吉林省要牢牢把握改革各領域各環節的關聯性,下大氣力做好統籌發展文章。堅持“四化”同步,統籌“四化”發展,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以城鎮化為載體,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引領,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更加重視統籌城鄉發展,明確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全面推進平安吉林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互促共進。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統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推動綠色發展,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優良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態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和突出優勢。吉林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生態省建設的總體部署,把綠色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做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著力優化國土資源布局,重點實施東部長白山林區生態系統修復工程、中部糧食主產區黑土地保護治理工程、西部生態區建設工程,保護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打造綠色品牌,發展綠色產業、生態經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把節能減排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硬約束,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搞好重點流域和重點支流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加強生態文化建設,以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生活方式轉變,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吉林。
推動開放發展,激活發展的內在動力。經濟社會越是發展,越需要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吉林省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開眼界,努力建設開放水平高、體制機制活的“開放吉林”。堅持以改革的思維、更大的勇氣,深入推進長吉圖開發開放這一國家戰略,在通道建設、平臺建設、產業發展、境外資源轉化、發展對外貿易、先行先試上實現新突破,集聚發展要素。加大向國內發達省份開放力度,充分發揮資源、勞動力、區位、市場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優勢,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實現加快發展。堅持以開放促改革,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型經濟發展新趨勢,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以開放促進觀念更新,以開放推動體制創新,以開放倒逼改革、推動改革。
推動安全發展,守住發展的紅線。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是重大民生問題。吉林省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進入安全事故易發期、多發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始終把安全發展放在極端重要的位置,增強“紅線”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統籌推進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決不為追求增長速度而忽視安全,決不為引進項目而降低安全門檻,決不要“帶血”的生產總值。著力夯實安全發展基礎,建立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發展責任,建立責權明晰、科學規范、運轉有效的責任體系,加大問責力度。加大安全監管力度,推動形成屬地監管、行業監管、綜合監管“三位一體”的監管工作格局,扎實開展隱患排查,鼓勵全民參與安全監管。構建安全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安全規范、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確保生產安全、人民平安。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
抓落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和保障。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必須大力弘揚“釘釘子”精神,把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科學發展系列重要論述的成果轉化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轉化為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轉化為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發展方式和體制機制。
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敢于啃“硬骨頭”。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必須拿出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勇氣,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舉措、改革的辦法消除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踐中,我們要在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基礎上,統籌謀劃、慎重決策,能改的先改、能試的先試,務求取得實效。對中央有明確部署、實踐當中條件成熟的,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意見,全力抓好落實。對于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可以進行探索的改革事項,在一些地方先試點,在積累總結經驗基礎上向面上逐步推廣。對于中央已明確提出方向但還沒有出臺具體意見的,比如考試招生、高校畢業生就業、養老服務等群眾普遍關注的改革,積極探索、主動推進,力求取得實質性突破。
建立保障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鞏固發展成果。建立和完善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制和機制,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關鍵所在、保障所在。為此,要重點健全推動科學發展的政策法規和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規章制度,確保各項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續。建立健全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加快由單純比經濟總量、發展速度向比發展質量、發展方式、發展后勁轉變,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導向。目前,吉林省正抓緊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經濟發展綜合考評辦法》《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實施辦法》《關于加快構建安全發展長效機制的意見》等,從根本上防止“形象工程”“數字工程”“面子工程”,引導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上,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加強作風建設。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習近平同志要求領導干部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是領導干部的為官之道和行為準則。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我們要認真落實習近平同志“三嚴三實”的要求,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以更高標準,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讓各個環節工作落地有聲,把改作風改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以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取信于民,用黨風的改善帶動全社會風氣的好轉。進一步完善強化工作落實的長效機制,在抓具體、抓深入、抓重點上下功夫,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帶領人民群眾一件一件地干、一步一步地走、一關一關地闖,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努力實現科學發展新突破。
(作者為中共吉林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