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
——五論牢牢把握六個基本判斷
四川日報評論員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省委強調,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省委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對工作的安排部署上來,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切實把依法治省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和關鍵工程來抓,全面落實依法治省綱要,加快構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民主和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的兩大成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執政已經60多年,我們國家正經歷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法治社會轉型的時期。就黨和國家事業長治久安來講,最根本的是要走出一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新路子。
當前,加強法治四川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而重要。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一方面科學發展、加快發展任務十分艱巨,另一方面還面臨改革和轉型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講,四川就是中國的縮影,全國在社會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幾乎都有,推進法治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緊迫性和特殊性十分突出。沒有法治作保障,社會穩定就沒有根基,改革發展也難以順利推進。為此,各級各部門必須采取切實有力的舉措,堅持依法治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四川、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加強法治建設來規范行為、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依法治省首先要科學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當前重點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加強地方立法。依法治理本質是依法治權,政府必須帶頭執法守法、依法行政,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嚴格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防線,必須消除司法不公,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社會的基礎是全民守法,需要加強普法教育,提高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引導廣大群眾養成守法習慣,無理不要取鬧,有理也要依法依規理性表達訴求。
維護全省社會穩定,促進長治久安,根本要靠法治。建設法治四川、推進依法治省,事關四川當前和未來發展,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堅持正確的方向和原則十分重要。全省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確定的法治建設目標任務,切實把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不斷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義、誠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為推進我省“兩個跨越”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