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官員在職讀博要嚴加規范
博士在學術界是高學位。取得此學位,意味著具有廣博深刻的學識,堪稱是學術精英。正因為如此,博士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充分尊重。于是,一些官員開始想方設法弄頂博士帽戴戴,為自己的仕途鍍鍍金。很多地方,有博士學位的官員在升遷的競爭中常常占得先機。
學術根基深對官員從政當然不是壞事,許多時候,對官員的思維與決策都有好處。但官員畢竟需要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一窩蜂地在職讀博就有待斟酌。讀博勢必分散精力和時間,影響工作,所以有人就貪圖輕松“走捷徑”。而“走捷徑”出來的博士,是水貨,褻瀆了博士的殊榮,不但壞了學術界的清譽,也是官員道德上的污點。對“水貨博士”官員泛濫的憂慮,就是孟學農建議組織部把官員博士找來考試的原因。
官員博士泛濫,高校難辭其咎。“官員讀博熱”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這個學位好讀,容易混到手。高校為了現實利益,對官員考博讀博常常網開一面,甚至取消了門檻。這勢必擠占了普通考生讀考博士的資源,有違教育公平。而官員一旦成了博士生,有的就大興投桃報李之道,給學校輸送利益。社會道德的潰敗,官員文憑注水很難說不是重要的催化劑。孟學農的批評,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