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干部任用條例》專題】
樹立選人用人新導向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樹立了一系列的新導向,以建立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條例》樹立了哪些主要導向?如何認識這些導向?本期邀請部分黨員干部參與討論。
從嚴才能選出好干部
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但近年來,少數地方和部門在選人用人上出現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的現象。如,有的過分看重票數,簡單以票取人;有的把關不嚴,破格變出格,等等。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黨的干部工作的嚴肅性,影響了干部干實事的積極性。新修訂的《條例》中,明確對“裸”官跑官、違規破格等說不,進一步體現了從嚴的鮮明導向。這既是順應群眾的呼聲,更是對干部工作規律的遵循。
嚴是愛,寬是害。審查不嚴、把關不緊,就有可能增加一些干部的不良預期,助長“混日子”、“走后門”的歪風,讓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得利,讓真正優秀的人才心寒。要嚴把標準關,嚴格按照好干部標準進行選拔,防止唯GDP、唯選票、唯口才論好干部的現象發生。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要把干部選任置于陽光下,以陽光為水,洗“陽光澡”。用陽光“曬曬”干部選任,既可確保干部“健康”,又可保證群眾認可。要嚴格干部考核,完善現有評價考核標準,使好干部評價標準成為激勵干部的“動力源”,選出德才兼備、群眾認可的好干部。
從嚴貴在堅持,難在始終如一。“嚴”一陣、“寬”一陣,尺度不一,不但會影響干部干事的積極性,還會損害制度的權威性。只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嚴下去,才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反推力,促使廣大干部更加踏實干事,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把“從嚴”環境下的為官之路越走越寬。
(浙江省建德市委組織部 程建全)
讓德的軟指標變成硬標尺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什么樣的人該用,什么樣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如只注意考試分數,不注意對人選素質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選出的干部群眾就可能不認同,甚至產生“做人好不如做題好”的非議。修訂后的《條例》突出強調要考察干部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深入了解理想信念、政治紀律、堅持原則、敢于擔當、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行為操守等方面的情況,體現了更加重視對德的考察的鮮明導向。
德是檢驗領導干部黨性的標尺,政治素質的試金石,黨風純正的風向標。官德彰,則風清氣順;官德失,則滋生腐敗;官德正,則民心安定。為官者“頭頂三尺”是法律,腳下支撐是官德。領導干部如果沒有良好的德,就不可能廉潔自律;沒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從政就會栽跟頭。這不僅是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的道理,也是黨中央一再強調要求的。
看清人、識準人,才能選好人、用對人。要正確把握德與才的辯證關系,既注重“考能”更重視“考德”,真正形成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要切實將“考德”作為一種“硬件”,把制度規范的他律與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機結合,以信仰作為制度執行的基礎,以監督作為制度落實的保證,德的考核才有更可靠的保障。
(安徽省潁上縣交通運輸局 朱波)
不以“考試導向”沖擊“干事導向”
用人導向,關乎黨風民意,決定事業成敗。近年來,競爭性選拔在拓寬選人視野、實現比選擇優、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對其片面理解、簡單量化的問題,一些干部“一次一次趕著考、一級一級攀著考”,產生以“好分數就是好干部”取代“好實績才是好干部”的誤區,挫傷了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與選準用好干部的制度初衷相悖。這次新修訂的《條例》明確提出“防止簡單以考試分數取人”,充分彰顯科學的選人用人導向。
好干部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實踐證明,僅憑一紙試卷、一套說辭,很難考出真才實能,更無從檢驗一個干部是否符合“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要牢牢把握干部工作的科學要求,徹底破除“以分取人”的簡單思維,才能給予干部充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有效引導干部在科學發展上動腦筋、下功夫。
憑實績用干部,是必須堅持的用人準則。要有效防止簡單以考試分數取人,必須突出干部評價的實績競爭,明確適合崗位特點的比選形式,科學確定所應重點考察的能力素質,有針對性地合理設計比選擇優的具體環節,讓比選在同一個衡量標尺下進行,讓擇優有一套可以直觀判斷的評價體系。有什么樣的比選形態,就會有什么樣的擇優質態。只有通過規范操作的程序保障,把握關鍵環節、凸顯關鍵要素,讓干得好的人考得好,才能真正推動形成干部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遷山)
抓住干部的基層“坐標”
相比而言,由于基層機構級別較低,干部身處一線,工作條件艱苦,收入待遇不高,上升空間易遭遇“天花板”,影響人才往基層流動的積極性。新頒布的《條例》,明確指出“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不僅給干部選拔培養工作進一步營造了務實氛圍,也給廣大干部添了在基層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奔頭”與動力。
基層需要人,更鍛煉人。基層一線常常問題集中,矛盾集中,是一個最能鍛煉人、培養人的“演兵場”。從實際情況看,凡是有過長期基層工作經歷的干部,群眾感情往往比較強烈,工作方法往往周到全面。相反,一些“三門干部”容易出現脫離實際、講話繁縟“八股”、管理“紙上談兵”的現象。“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干部要主動到基層一線、改革的最前沿、鄰里糾紛的日常協調中去見真章,去鍛煉,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解決“眼高手低”的機關病癥,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
“用一賢而群賢畢至,見賢思齊蔚然成風”。要在干部選用時,讓有基層豐富經歷的干部在初始提名過程中“有機會”,民主推薦時“受重視”,組織任用決定“能露頭”,營造干部選拔公平公正的環境。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給干部量身定做基層教育培訓和崗位鍛煉綜合“菜單”,感情上加強聯系,工作上加強指導,生活上加強關心,讓干部的基層奔頭、干頭轉化成群眾受惠得利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山東省安丘市委組織部 劉文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