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新”平臺,攜手共建組織“興”。實施“紅色合伙人”計劃,依托兩新組織豐富的資源鏈條和獨特的企業文化,發動兩新組織與10個鄉村振興重點村結成共建對子,開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打造村企聯動“紅色搭檔”。推行開放式“主題黨日”和創意型組織生活,邀請兩新組織“兩優一先”代表、勞動模范代表、優秀黨員企業家到共建村講黨課13場次,開展送教上門、義診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400余人次,攜手建強張口樓村首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一批示范村。
二是融入“新”力量,合力共育人才“興”。實施“紅色育能”計劃,依托兩新組織精細的人才培育體系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組織兩新組織與6個產業發展重點村開展致富能手培育計劃,通過黨員技術骨干現身說、經驗分享定期辦等方式,舉辦職業技術培訓2次受益60余人,幫助農民掌握實用技術、拓寬致富路子,培育出成天順、丁仕云等一批鄉村振興帶頭人。開設“鄉村振興車間”,舉辦“家門口”線上招聘會3次,參與企業112家,參與人次8.2萬余人次,推動1200余名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增強鄉村振興發展后勁。
三是發揮“新”優勢,發展共謀產業“興”。實施“紅色聯盟”計劃,依托生物醫藥、輸變電、米粉三大產業比較優勢,借力四川新青陽制藥有限公司、四川省岳池縣石埡建安總公司、四川省銀豐食品有限公司等兩新企業,延伸下游產業鏈條,建立村企“紅色聯盟”8個,已形成顧縣鎮馬家村中藥材種植基地,石埡、羅渡和中和輸變電勞務輸出重鎮,黃龍鄉、魚峰鄉水稻種植核心區等重點村級產業布局,實現企業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互促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