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塘鎮堅持以點帶面,突出“四個強化”,致力把瓦子坪村創建為全市城鄉基層治理“第一村”,為推動城鄉基層治理提供有益借鑒,先后榮膺全市“文明四好村”“美麗宜居新村”和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殊榮。
強化支部引領,提升基層治理“組織力”。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法治自治德治融合的“一核三治”鄉村治理體系,推行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落實村級治理責任清單;以推進農民工黨建為抓手,構建“農創客—后備力量(黨員)—村干部”遞進培養鏈條,回引3名優秀農民工擔任村“兩委”成員,培養后備力量4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發展預備黨員1名;深化黨員“積分爭星”活動,把帶頭遵守村規民約、不濫辦酒席等村級治理要求設置到“積分爭星”指標中,發揮黨員在村級治理的先鋒作用,催生“黨內帶黨外、黨員帶全員”聯動效應,不斷夯實村級治理組織基礎。
強化產業帶動,提升基層治理“硬實力”。以推進浙川東西部扶貧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契機,鮮明“黨旗飄揚、綠茶飄香”工作思路,優化“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發展路徑,堅持“小茶葉撬動大產業”,建成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茶葉產業基地9000余畝;大力實施返鄉農民工創業能人培育計劃,培育“茶公子”王燦、“自強哥”蘭松安、“拓荒牛”王讓銀等返鄉創業能人,帶動30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5900余元;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達標清零”工程,用好用活100萬元集體經濟扶持資金,投資入股安科實業實現村民分紅3萬元,種植茶葉150余畝,群眾每年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
強化基礎建設,提升基層治理“驅動力”。堅持從提升服務群眾質效入手,新建集文化室、衛生室、代辦點、村史館等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600平方米,極大提升服務群眾功能和實效;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硬化村社道路11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35盞,鋪設用水管道18.2公里,升級改造農村電網7.3公里,新建集中供水設施4處,466戶群眾實現電視、網絡信號全覆蓋;持續優化人居環境,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因地建立感恩院、民宿院、奔康院、茶博館和茶語園區“三院一館一區”,全力培育生態旅游名片,讓群眾享受到村級治理帶來的更多實惠。
強化文化支撐,提升基層治理“原動力”。堅持把“悟茶道、育茶德、做茶人”有機融入到村級治理中,深入挖掘本地傳統茶文化資源,豐富茶文化內涵,注重茶園體驗式觀光旅游與涵養純樸文明鄉風相結合,致力培厚“瓦村茶語”底蘊;按時開展與“黨員活動日”同步的“村(居)民說事會”,適時更新村規民約,凝聚村民自治智慧和力量,讓村民說出自治心聲,說成發展活力,說優鄉村風氣,說強基層組織;注重以文化人、以文治村,深化農民夜校“十講”教育,大力傳承紅色基因,每年集中表彰“雙文明戶”,切實增強群眾見賢思齊意識,不斷提升村級治理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