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區大力實施“四大工程”,引領園區積極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動園區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大力實施“紅色堡壘工程”,著力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著力健全黨組織管理運行體系,建立園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基層黨組織一體化的組織架構。根據船山各類園區產業定位,在個體單建的基礎上,推進農業產業鏈、旅游產業鏈、物流產業鏈、電子產業鏈、區域產業鏈等黨組織建設。緊扣高新區船山園區項目建設進程,做到“三個同步”(項目入駐同步派駐黨建小秘書,宣傳黨的知識;項目建設同步籌建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項目建成投產運營同步建成黨組織,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將黨建工作貫穿于企業前期籌備、中期建設、投產運營全過程。為飛地園區等重點項目選派項目秘書40名,開展兩輪“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單建黨組織49個,聯建黨組織15個,覆蓋到129家非公企業,始終確保黨組織覆蓋率保持在80%以上、單建率保持在30%以上。
大力實施“旗幟傳承工程”,加強黨員隊伍和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持續開展“紅領”“白領”“藍領”入黨行動,重點從出資人(負責人)、專業技術骨干,以及領軍人才、活躍分子等人員中發展黨員11名。以“晚霞耀船山”行動為抓手,先后選派8名“五老”人員進企業擔任專職黨建指導員,同步抓好從機關干部、“兩新”聯席會成員單位成員、村(社區)干部中選聘兼職黨建指導員工作,基本實現企業黨建工作有人指導。對64個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進行了普遍培訓。
大力實施“基因筑魂工程”,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作用。聚焦非公企業生產經營,建立黨組織與經營管理層雙向互動聯系工作機制,及時溝通協調有關情況,定期懇談重要事項。通過推行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等載體,開展“我為發展獻一策”和行業比武、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引導黨員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為重點任務突擊出力、為經營活動牽線搭橋,推動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圈黨商委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為新都商場協調電力公司下調電價0.2元/度,為企業節約用電支出約200萬元/年。
大力實施“要素提升工程”,加強園區黨建的工作保障。以園區需求為導向,大力實施“百名碩博進船山”招攬行動、“遂州英才”組團招聘、“川渝名校師生暑期船山行”等人才招引活動,近年來,從高校引進一批園區發展急需緊缺專業高層次人才10名。同時,采取“黨費返還、財政補助、稅前列支管理費”和督促指導企業配套等辦法,去年撥付非公企業黨建活動經費10萬元,建成標準化規范化的園區黨群服務中心2個,建成菌綠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3個“十有”黨建工作示范企業,提升了園區黨建工作的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