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地震發生以來,珙縣圍繞災后恢復重建,調優干部、招才引智、激勵擔當,全面抓實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堅實保障。
聚焦重建調優干部。一是配強班子隊伍。以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優化受災較重的鄉鎮班子隊伍結構,激發鄉鎮班子災后重建干事熱情。深入推進村建制調整改革,重點選擇在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抗震救災中實干擔當的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二是充實一線力量。安排100名教育、衛生、農業等專業干部到災區鍛煉,下派3名副科級干部到受災嚴重的巡場鎮、珙泉鎮掛任黨委副書記,抽調20余名專業人才組建服務隊,助力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三是發揮骨干作用。實施領導干部聯系重建項目機制,倒排項目時間表,聯系領導切實履行協調、服務、督導、推進責任。選派18名監督員駐扎災后恢復重建項目一線,開展督查32次、通報整改問題127個,護航災后恢復重建。
聚焦重建招才引智。一是爭取掛職人才。向省委組織部爭取27名掛職干部,抓實掛職干部管理服務,讓掛職干部參與規劃編制、政策制定、項目推進等工作,幫助完成珙一高教學大樓、魚竹村聚居點等重大項目17個,參與爭取災后重建補助資金3.4億元。二是引進專業人才。開展“百名專家助災區”活動,邀請中科院等機構的16名專家到災區開展心理輔導;通過公開招聘、柔性引才等方式,引進36名城鄉規劃、交通建設、農業農村等專業人才,統籌推進居民住房、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等重建工程。三是培育本土人才。實施“珙雁歸巢”行動,開展“鄉音·鄉土·鄉情”珙縣外出創業務工人員暖春活動,回引68名優秀農民工回鄉創業,新建成“三合·萬物生”微田園、雙油村黃金茶等產業示范基地4個,帶動300余名受災群眾增收致富。
聚焦重建激勵擔當。一是強化關心關愛。出臺《珙縣關愛和激勵干部人才在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擔當作為的十一條措施》,對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表現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使用、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照顧,劃撥30萬元特殊黨費,用于慰問受災黨員及優秀黨員干部。二是選樹先進典型。突出精神關懷,表揚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先進個人191名、先進集體81個,利用“珙州先鋒APP”“智慧珙州·數字紅云平臺”等平臺進行大力宣傳,營造學習典型、勇于擔當、爭趕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優先提拔使用。鮮明“重品行、看潛力,重實干、敢擔當,重一線、憑實績”的用人導向,對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受到縣以上通報表揚的,優先考慮提拔使用。2019年共提拔重用干部108人,其中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一線干部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