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無言,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鼓舞磅礴斗志。石渠縣色須鎮以黨建工作為統領,強化邊界黨組織在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發展共謀等工作中的合力,打造“共享型、靈活型、服務型”的“三型”邊界黨支部,實現“跨省組合,就地聯建”。
通力合作,鍛造“共享型”邊界黨支部。本著“團結務實、同防同治、互諒互讓”原則,形成“抱團”發展模式,促進區域和諧穩定發展。與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歇武鎮、臻慶鎮及縣內真達、呷依等六鄉兩鎮簽訂《睦鄰鄉鎮友好邊界協議書》,完善信息通報、應急協作、治安預防等聯防機制,規范邊界網格管理,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壓實邊界網格化管理。組織30名黨員領導干部,組建3個聯防聯控小組,成立1支警民邊巡隊,8支黨員先鋒邊巡隊,投入到邊界區域脫貧攻堅、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等工作中,實現了毗鄰鄉鎮人民心相通、手相牽,形成了邊界人民無“界限”的友好氛圍。
創新探索,鍛造“靈活型”邊界黨支部。以蟲草采挖為契機,建立流動陣地、創新傳播方式,抽調轄區公安、法庭、學校、衛生等精干力量成立黨群服務隊、馬背宣講隊、流動影院組,積極探索“文化+電影”模式,通過集中“送電影下鄉”、宣傳培訓、一對一講解、面對面調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脫口秀方式將疫情防控、包蟲病防治、控輟保學、生態環保及黨和國家的政策、聲音送到蟲草采挖點牧民群眾身邊,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政治意識、主人翁意識,共宣講7場次,放映電影10場次。
務實為民,鍛造“服務型”邊界黨支部。圍繞“群眾需要什么,黨支部就提供什么”目標,宣傳好黨的方針和政策,回應好牧民群眾的呼聲,保障好牧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黨員干部發揮主體作用,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采挖點的貧困家庭和困難黨員送去大米5袋,青稞5袋,慰問金1000元,發放免費藥物折合人民幣5000元。同時,加大巡邏力度,嚴厲打擊惡意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牧民群眾利益等行為,切實教育引導牧民群眾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截止目前,現場調處經濟糾紛1起,化解輕小型糾紛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