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江區積極探索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選拔機制,通過拓寬選人視野、精心培養提質、跟蹤管理使用,著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
拓寬渠道、選出好“苗子”。結合區情實際,合理劃定政治素質、年齡學歷、工作經歷等硬性標準,采取個人自薦、黨員群眾引薦、組織推薦方式,把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群眾公認的優秀農民工、返鄉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致富能手等推選確定為后備干部初步人選。嚴格落實黨委初核、區級部門復審、集中考察等選拔環節,擇優遴選確定后備干部,實現好中選好、優中選優。截止目前,累計儲備村后備干部318人,有農民工經歷的263人,每個村(社區)普遍動態儲備2至5人。
精心培育、搭建好“梯子”。堅持高位統籌,把后備干部培訓工作納入全區村干部能力提升規劃,采取理論培訓、專題講座、個別輔導等形式,加強后備干部教育培訓,樹牢“四種意識”,提升工作能力。建立“1對1”幫帶機制,在后備干部所屬村(社區)“兩委”干部中選派幫帶“導師”,手把手傳經驗、教方法,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縮短干部成長周期。根據工作需求,擇優選擇優秀后備干部任村助理員、協管員、信息員等“輔助性崗位”,列席村“兩委”會議、參與村內事務管理,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有效提升處理村級各項事務的能力。
跟蹤管理、結出好“果子”。健全完善跟蹤考察、定期談話、動態管理等制度。通過走訪調查、談心談話等,掌握其思想動態、日常工作情況,年終開展民主評議,全面考察后備干部“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綜合表現。注重吸納培養,把優秀非黨員后備干部發展成黨員,破解農村發展黨員困難、結構不優等難題。對綜合素質好、基層經驗豐富、群眾公認的后備干部,按法定程序優先推薦、補充到有空缺的村“兩委”班子任職。本輪村級建制調整及社區優化改革中,17名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