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古藺縣堅持把新村建設作為扶貧開發的綜合載體,加快農村易地扶貧搬遷,同步提升新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共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聚居點108個,集中安置貧困戶4950戶20727人。針對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治理難題,古藺縣通過黨建引領、思想引導、服務引動抓實聚居點治理,讓貧困戶過上“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小康生活。
黨建引領增強信心。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作全過程,筑牢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村“兩委”直管、自治組織精細管和社會組織協助管的基層治理堡壘,實現108個集中安置聚居點治理體系全覆蓋。厘清搬出村與安置地村(社區)的管轄范圍,堅持搬遷群眾原建制村集體權益不變,安置地公共利益同步享受的原則,確保搬遷群眾實現基本權益雙邊享受。堅持黨建引領,強化自治管理,組建聚居點自治管委會、服務站、工作站等群眾自治組織50余個,重點解決小區衛生整治、設施維護、矛盾糾紛調解等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思想引導凝聚民心。始終把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通過群眾會、壩壩會和“一對一”輔導等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和感恩奮進活動,不斷解除搬遷群眾思想上的桎梏,提升搬遷群眾的思想素質,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古藺鎮王堂村聚居點每個月至少召開1次“道德講堂”宣講好人故事、學習扶貧模范,引導搬遷群眾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理念,實現128名搬遷群眾在扶貧車間、脫貧產業園穩定就業。二郎鎮復陶村聚居點組建公益電影放映隊、腰鼓隊、舞蹈隊,將脫貧攻堅政策、新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征精神等內容編排成節目宣傳到戶到人,打通群眾政策知曉“最后一公里”。
服務引動力保舒心。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搭建基層治理服務管理平臺,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就學、就醫等后續保障問題。通過縣就業局統籌落實穩崗措施、鄉鎮和幫扶責任人牽線搭橋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實現本地企業、扶貧車間、工程項目等吸納貧困人口就業8505人。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通過全民健康體檢、簽約醫生到家、醫療救助護航等,實現1652名特殊人群“保姆式”服務常態化。實施公共服務鞏固提升行動,建成108個聚居點便民代辦點,不斷優化運行機制、代辦流程和代辦項目。今年以來累計代辦超過3000件,代辦滿意度達100%,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