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區堅持以找準問題、解決問題為標尺,扎實開展“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深入基層、下沉一線,聽真話、摸實情、出實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務實排查梳理,結合實際“找問題”。一是領導帶頭找。32名區級領導堅持一線調研督導、一線解決問題、一線推動工作、一線轉變作風“四個一線”工作法,扎實開展向上爭取和招商引資一批重大項目、督促推動一個重點項目、聯系一個工業項目等“七個一”行動,引領帶動全區機關干部下沉一線找準問題、建立臺賬、及時整改。二是條塊結合找。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春季農業生產”等8個方面工作,經信、住建、商務、農業農村等16個牽頭部門結合各領域實際,細化制定“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工作方案,采取條塊結合、分類指導的方式,著力在基層一線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三是突出重點找。結合“三抓”工作集中攻堅月行動要求,全面梳理“三抓”工作存在的困難,建立官盛新區、房地產領域等政務企業直通微信群,安排專人24小時在線服務,收集企業項目規劃審批、招投標、資金鏈等方面問題。結合巡視整改要求,全面梳理巡視整改存在問題,確保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落地。結合脫貧攻堅、村建制調整等工作查找問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全面覆蓋找。各地各部門組建調研組、工作組,全區2000余名干部深入鄉鎮、企業、工廠車間,結合脫貧攻堅聯系幫扶、社區“雙報到”以及主題黨日活動,深入基層一線精準查找問題,協助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動真碰硬“解難題”。一是專人專班解決。建立企業復工復產“指導員”制度,制定“一企一員、一企一策”,成立57個項目專班,通過“責任制、清單制、時間表”方式,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融資、防護物資、生產物資、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困難問題。二是分級分類解決。圍繞疫情防控期間經濟發展重點,對符合政策能解決的問題,現場立即解決;對暫時不具備條件解決的問題,由相關部門會商,限時解決;對影響較大的面上問題,由聯系領導研究后提請區委區政府從制度層面進行解決,做到事事有反饋、件件有著落。三是行業歸口解決。整合農業農村資金1000萬元,對24.36萬畝土地實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落實稅收困難減免,為各類企業減稅降費2095萬元;推出“云招聘”模式,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幫助343名農民工到南潯轉移就業,為11.28萬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健康體檢;積極對接擔保公司和金融機構,為涉疫企業提供信貸支持1123萬元,為受困企業解決資金需求7377萬元。
完善工作機制,全面推動“抓落實”。一是建立常態推進機制。著眼解決眼前問題和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出臺應對疫情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22條政策措施,在降低融資成本、生產要素成本、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制定《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統籌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十條措施》,有序有效保障春耕農資供給。二是建立宣傳引導機制。策劃宣傳方案,在廣安區微發布開設活動專欄,深入挖掘報道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機關職工身懷感情“走基層”、動真碰硬“解難題”、用心用力“抓落實”。目前,宣傳先進典型12個,在媒體網絡平臺上共刊發稿件100余條。三是建立作風督導機制。出臺《嚴明“十個一律”規定》,深入查找機關干部“走基層不夠勤、解決群眾困難問題不及時”等作風問題,重點整治黨政機關文山會海現象、窗口部門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升辦事服務質量、推動工作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