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壘無言,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鼓舞磅礴斗志。連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南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亮相發聲、沖在一線,把每一個鄉鎮街道、每一個村(社區)、每一個小區院落、每一戶家庭的防疫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齊心同力打贏防控阻擊戰,全力守護紅色南江這片“凈土”。
“看到黨旗高揚有信心,見到支部堡壘有力量!”,1500余個黨組織凝聚起磅礴力量。
“堅決守護全縣群眾身體健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央發出號令后,縣委迅速行動,各級黨組織及時響應,把黨旗插在防疫工作最前線......
打贏疫情阻擊戰,時不我待。應急預案啟動后,縣衛健系統黨組織第一時間組織2000余名醫務人員投身一線,縣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莊嚴宣誓;縣交通局黨委組織人員24小時在各個出入口查驗;縣公安局黨委每天部署500多名警力,在重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實行24小時聯合排查;32個鄉鎮(街道)黨組織組建“志愿服務隊”“突擊隊”“應急隊”,做到人員排摸做在前、物品保障做在前、輿情引導做在前、救援治療做在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級黨組織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義無反顧的站出來、沖上去。
問題在“疫”線解決,能力在“疫”線激發。農村最容易出現的薄弱環節,疫情咋防控?高橋鎮黨委探索出“10戶聯防”機制,按照“每10戶劃分1個單元、一個單元1個聯戶長”,將20個村(社區)劃分聯戶單元274個,全鎮4462戶1.8萬人實現全覆蓋排查,共勸阻聚會580余次,取消紅白喜事80余起。要解決群眾扎堆聊天、相互串門等問題,提高群眾防控意識很關鍵。下兩鎮黨委創新《疫情聯防公約十不準》,通過村村響、“人工”小喇叭、微信群、QQ群、電子顯示屏,宣傳防控知識,確保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面對共同的“敵人”,我們一起并肩戰斗。1月29日,縣委號召“公職人員實行戰時管理,除應急值守人員外,一律到常住地村(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關鍵時刻,主動站出來沖上去……誓死打贏疫情阻擊戰”,1月30日上午,紅塔社區香醍別苑小區29名黨員面向黨旗宣誓,疫情防控一線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
“休假不休工,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村、社區報到,成立臨時黨支部,劃定責任區,帶動群眾參與,匯聚強大合力。”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蘇偉說。在小區、在樓棟、在高速路口,全縣累計成立臨時黨支部230余個,明確防疫宣傳、重點監測等8項工作任務,建立日報告、日督查機制,吸納5000余名黨員,發放宣傳冊、防控知識冊5萬余份,地毯式排查4.6萬戶。
朝陽社區格林郡小區臨時黨支部制定“一戶一卡一人一天一次一小時”的“六個一”管理辦法,微信掃碼實名登記出入。
“黨支部建在家門口,黨員干部在身邊,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米面廠小區居民陳耀武說道。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在前!”,3萬余名黨員干部奮戰在第一線。
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下,村口、街口、檢查站、執勤崗24小時有人堅守,物資供應、環境消殺、留觀隔離、輿論宣傳等工作有序運轉……處處涌動著鮮艷的“黨員紅”。
防疫無小事,宣傳要加強。“新肺炎、來得快,自行隔離它無奈。親戚朋友不來往,家人社會兩不害。”楊壩鎮街道防疫宣傳隊又在上街喊話了。在這支黨員志愿服務隊里,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57歲。“緊要時刻,共產黨員就要站出來”,黨員志愿者岳梓全說。
考驗面前,堅守是一種責任,醫生是最忙的人,也是最可愛的人。“李院長,你的左腳穿的皮鞋、右腳穿的拖鞋。”在縣醫院的會診室,感染科主任朱德文盯著副院長李勇的腳說道。李勇一直忙得連軸轉,這半月來已不止一次穿錯了鞋。他卻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關鍵時刻,再苦再累都該,決不能馬虎大意!”
疫情防控中,“我是黨員,我來!”“我是干部,我做!”黨員干部紛紛加入進來。“王嫂兒,肥料給你丟在院壩里的哈”,這是八廟鎮方家坪村支部書記楊仁安又給村民送生活物資了,還來不及收化肥錢的他又爬上了皮卡車往下一家去了,十多天下來,他為村民代買物資已達100余次。退役軍人黨員包顏青推遲了婚期,和未婚妻一起加入志愿服務隊,承擔著社區的消毒工作,演繹著抗疫路上的別樣愛情。
據初步統計,縣委組織部有47名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11人成為臨時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縣人大機關50余名黨員干部在社區報到,30余人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委員和樓棟長……截至目前,3萬余名黨員干部開展防疫宣傳80萬人次、入戶核查16萬人次、整治衛生3萬多次。
“響應中央號召不添亂,力大力小也要作貢獻!”,70萬南江人民同心戰“疫”守凈土。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縣黨員干部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網格化、全覆蓋開展排查,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認可,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同心戰“疫”。
關鍵時刻,醫護人員“逆行”而上。“疫情不退,我不退!”2月13日早上6時,縣醫院四名援鄂醫生護士奔赴抗疫前線。
主動參加戰“疫”,退伍不褪色。“我是一名退役軍人,在疫情防控戰役中,更應該展現軍人本色,積極投身主戰場。”疫情發生后,余海波組織了30余名退役軍人志愿者,輪流配合醫護人員到高速路口對車輛及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
保“家”衛“國”,“不串門、不聚會、不趕集就是對國家做貢獻!”已成為群眾自覺行動。“在大家的幫助下我脫了貧,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我也要貢獻一份力量。”天池鎮百歲村的貧困戶孫正在得知團縣委與義工協會在招募抗疫志愿者時,他毅然報名參加,縣城防疫宣傳、秩序維持、體溫檢測等崗位隨處可見他的身影。2月3日一大早,蒲坪村六旬老人何正澤把僅有的三只鴨子賣得的200元錢全部交到赤溪鎮募捐處,“捐得錢太少了,但我想為武漢、為前線戰斗的同胞出一點力”,他說,“力大力小,也要做點貢獻”!
“醫護人員很辛苦,我也出不了啥力,把自家種的草莓送點過來。”2月2日一大早,長赤鎮兄弟農業草莓采摘園負責人夏清華為縣醫院的醫護人員送去了一筐筐新鮮草莓。這些天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德健南江黃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其德捐贈60噸價值100萬元的醫用消毒液;縣民營企業家、四川開元集團董事長趙思儉捐贈口罩5000個,向巴中市慈善總會捐款10萬元;紅光鎮大柿村新鄉賢人士岳俊捐贈口罩9000個……截至目前,全縣共有3200余名群眾主動加入抗疫一線,社會各界累計捐款捐物600多萬元。
在南江,一個又一個普通人正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默默為抗擊疫情盡心出力,他們或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奮戰,或在幕后奔波……
大家共同的心愿是:春暖花開,疫情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