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中,萬源市堅持“五個全覆蓋”,組織動員全市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全面打響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大會戰”。
緊急發布“作戰令”,堡壘集結全覆蓋。市委火速成立戰“疫”指揮部,制發應急預案、7個通告及“八個一”保障措施,迅即召開工作部署會、電視電話會,把“作戰令”下達到104個鄉鎮和市級部門。堅持屬地管理與條塊結合,鄉鎮、部門同步將聯防聯控“命令”傳達到所轄黨組織及行業系統黨組織,建立由黨組織書記任隊長的鄉鎮黨員先鋒隊、村級黨員防疫隊463個,在村(社區)及醫療檢測、值勤站點等重點部位組建臨時黨支部76個,統配“萬源黨員先鋒隊”隊旗、“黨員先鋒崗”袖標,筑牢市、鄉鎮(部門)、村(社區)、組“四級”聯防聯控戰斗堡壘。
全面吹響“沖鋒號”,精兵強將全覆蓋。各地各部門分層分類制定抗擊疫情“作戰圖”,全市987個基層黨組織隨即開展“戰前動員”,2萬余名黨員干部挺身而出,3000余名志愿者主動參戰,勸停商鋪、餐飲、茶樓等5000余家,取消宴席1000余起,溫馨勸導50萬余人次。研制保障農民工返崗方案,對接北京、浙江等9個流動黨員黨組織,協同引導8.8萬名滯留農民工“三先走三不走三緩走”。堅持防疫工作、服務群眾“兩手抓”,推行“一網通辦、郵政辦、特殊辦、預約辦”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健康證明、聯系出行車輛、解讀返鄉創業政策等量身服務5萬余人次。
精心組建“尖刀排”,入戶排查全覆蓋。堅持排查不漏一戶、防疫不落一人,落實縣級領導包片、部門干部包街、鄉鎮領導包村、黨員干部包戶“四包”責任,集中鄉村(社區)干部、鄉村醫生、公安干警、青年人才黨員、志愿者等優勢兵力,組成防疫突出隊,深入45個社區巡回作戰,在369個行政村組建“挎包”隊開展“流動”作戰,打響通報疫情、排查登記、檢測體溫、提示勸導、消毒殺菌等系列阻擊戰,精準排查從湖北、重慶等“高危”地區返鄉人員6000余人,構建60萬萬源人民“自防自控”第一道防線,確保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防范。
靶向設置“觀察哨”,監測管控全覆蓋。制定防疫“持久戰”計劃,落實專項資金990萬元,統一配置登記表、體溫槍、消毒液、安全包等裝備,在抓好醫學觀察、居家觀察的同時,在社區推行“網格化”“單元樓”管控,實行駐區單位干部、社區干部與志愿者“兩班錯時”巡街守樓。針對農村群眾住居分散實際,推行在黨群服務中心輪流值班、在村民聚居點輪流巡視、在商店及農家樂輪流查看、在村組要道對進(出)人員輪流登記“四個輪流”辦法,引導群眾養成“一般不出門、出門戴口罩”等防疫習慣。
大力創辦“疫戰報”,宣傳引導全覆蓋。在萬源電視臺、萬源紅網及鄉村智慧黨建等平臺開設“抗疫一線黨旗紅”專欄,發布戰“疫”信息10萬余條。組織鄉賢達人編寫快板、歌謠、打油詩、宣傳詞等防疫知識,通過宣傳車、大音響、村村響、微視頻、微標語、提示卡以及村(社區)黨組織QQ群、微信群發起防疫順口溜“接龍”等方式,強化宣傳引導,群眾自發捐贈現金及口罩、消毒酒精等戰“疫”物資150萬余元,培樹宣傳先進黨員干部76名、基層黨組織37個,催生防疫“警醫衛”“老兵班”“娘子軍”“父子兵”等鮮活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