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江縣通過抓扶持強幫扶等方式,全縣760個村集體經濟已全部“破殼”。
堅持組織引領。制定出臺《中江縣村級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科學整合資金,為村集體正常運轉提供經費保障,減輕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壓力;制定《中江縣“城鄉黨建結對共建”行動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全面挖掘財政、農業、水利等部門的優農惠農政策,通過行業指導、管理和服務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制定《中江縣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和《關于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扶貧產業園建設“百日攻堅”工作方案》,從源頭增強村級集體自身造血能力。
用活扶持資金。2019年,通過市上支持、縣上配套,全縣760個村均有扶持資金。截至目前,德陽市下撥到307個市級貧困村每村30萬元的扶持資金,縣財政下撥453個非市級貧困村每村20萬元已全部到位。
強化試點示范。2017年在全縣選定杰興鎮覺慧村、黃鹿鎮寶塘村等10個村,2019年在全縣選定倉山鎮響灘村、園山村、普興鎮山川村、通濟鎮通濟村等16個村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扶持試點村,在上級劃撥80萬元/村的基礎上,縣配套資金20萬元/村,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強化具體指導。分層分級組織開展外出考察學習,每季度由縣委辦牽頭、縣委組織部、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召開全縣鄉村振興現場會,交流經驗,比學趕超,探索出資產管理型、合作經營型、自主經營型、創樹品牌型、抱團發展型等五種發展模式,截至目前,331個“空殼村”中已全面實現村集體經濟“破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