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九龍縣始終聚焦推動中央8個方面問題專項整治,步調一致抓好省委8個方面專項整治和州委4個方面專項整治,大力實施八大工程,不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實施安居宜居工程,傾注精力“美民居”。一是抓好房屋建設。認真組織農戶修建房屋,嚴格監管房屋質量,加快72戶藏民新居建設進度,不斷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二是加強資金監管。實行專款專用,建立資金使用臺賬,按照3萬/戶標準補助到農戶,已撥付房屋建設啟動資金184萬。三是凈化人居環境。在全縣63個行政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加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120戶,新建廁所110戶。
實施交通先行工程,攻堅破難“利民行”。一是拓寬出縣渠道。加力推進九石路、九稻路建設前期工作,積極組織實施,不斷建強九龍交通網絡。二是強化責任落實。制定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辦法,對質量管理、運行情況、工程材料、實體質量等方面進行全程檢查,確保基層通鄉公路和通組聯戶路建設質量。三是積極組織實施。修建通鄉公路1條,惠及群眾1987人;通村公路8條,惠及群眾5646人;聯戶路2條,惠及群眾750人。
實施產業富民工程,凝心聚力“助民富”。一是開展培訓強技能。執行“雙駐村農技員”制度,開展農業產業技術培訓或現場技術指導18556人次,累計發放技術資料20180份。二是巡回服務抓指導。建立18個70余人的農技巡回服務小組,深入63個村開展技術巡回服務,受訓13255人次。三是產業帶動促發展。持續抓好五朵金花產業發展,圍繞“一圈一帶一走廊”的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糧、油、菜、果、畜、禽種養殖,建設蔬菜、水果、油菜、中藥材、紫馬鈴薯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6.314萬畝,發展黑毛驢養殖1800頭、梅花鹿500頭。
實施矛盾化解工程,主動作為“解民困”。一是建立機制強保障。進一步健全完善梳理排查、分類化解、限時辦結、督查督辦等機制,推行領導包案工作做法。二是深入摸排全覆蓋。通過縣級領導軟鄉弱村集中摸排、走訪調研,鄉鎮班子成員進村入戶,深入全縣65個村(社區),摸排收集矛盾糾紛15起。三是化解矛盾用權力。對摸排收集的15期矛盾糾紛,主動介入、積極調解,現15件矛盾糾紛已全部化解,其中3件引導走司法程序,7件程序化解,5件實體性化解。
實施教育提質工程,真抓實干“排民憂”。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九龍縣第三幼兒園教學及輔助用房、小金鄉幼兒園、灣壩中學擴建及裝修工程、呷爾鎮重點片區寄宿制學校維修改造等項目建設力度。二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九龍縣骨干教師評選考核管理辦法》《九龍縣教師交流機制實施方案》等規章制度,在青白江對口幫扶單位大力支持下,組織教職員工參加省級培訓專家團隊、省級校長培訓等培訓156人次。三是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堅持“先學后教,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原則,持續做好科研課題實驗工作,開展2次教學常規檢查,聽評課120節課,召開專場反饋會10余場次。四是抓實免費教育計劃。撥付幼兒保教費、免費午餐補助、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營養改善計劃經費等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資金3594萬元。五是加力推進教育資助。完成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就業學費獎補審核17人23.54萬元,積極爭取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61.3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746人587.04萬元。
實施政務服務工程,奮力擦亮“便民窗”。一是轉變工作作風。聚焦群眾辦事“堵點”“熱點”“難點”,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作風,嚴格對照窗口服務問題清單,找差距補短板,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二是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優化“綜合窗口”設置,嚴格按照“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規范高效運行,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實現97%以上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加力推進“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轉變。三是優化辦事環境。推進線下“只進一扇門”改革,在已有29項一窗分類受理政務服務事項基礎上,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確保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并授權到位、辦理到位,讓群眾辦事更便利、更快捷、更高效。
實施醫療便民工程,持之以恒“保民康”。一是提升醫療水平。不斷深化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新建改造18個鄉鎮衛生院的業務和生活用房;為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配置CT、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凝血測試儀、骨密度儀、胎兒監護儀、四維彩超等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169臺(件),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條件。二是建強醫療隊伍。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醫技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強、業務精、水平高的醫技隊伍,處理急、重、險病人14686人次。三是免費巡回診療。組建21個義務巡回醫療小組,深入18個鄉鎮開展免費診療8845人次,免費為精準貧困人口開展健康體檢13578人次。
實施關心扶持工程,真情關愛“暖民心”。一是抓好低保核查工作。清退不符合條件的344戶680人,新增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532戶1152戶,現有城鄉低保對象2090戶5465人,其中城市低保共109戶163人,農村低保共1981戶5302人。二是提升兒童福利保障。持續做好新增孤兒認定和登記審查工作,進一步提高孤兒養育標準,為我縣76名孤兒發放生活補貼79.92萬元。三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為9個鄉鎮372名80歲及以上困難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津貼11.16萬元。四是加大殘疾關愛力度。為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39.537萬元,為低保對象中的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19.8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