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縣針對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短板,結合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出臺《關于實施“強基鑄魂”黨建工程的意見》,并印發《“酒城先鋒+五大攻堅計劃”暨“強基鑄魂”黨建工程任務清單》,突出“四個精細化”,強力推動基層黨建全域提升。
“把脈開方”精細化,開展軟弱渙散集中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軟弱渙散存在“病灶”,34名縣級領導牽頭對全縣301個村(社區)全覆蓋把脈問診,排查出29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采取調整黨組織書記、建立縣鄉村三級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等方式,整頓信訪矛盾突出村19個,推動10個不勝任不盡職黨組織書記有序調整。
“分類培育”精細化,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因村施策,指導117個貧困村“一村一策”完善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每村規劃實施長短結合、種養結合的產業發展項目,探索“旅游扶貧”“車間進村”“掛靠捆綁”“飛地扶貧”“跨區合作”等模式,建立起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目前,全縣117個貧困村集體經濟人均收入達11.07元。
“雙管齊下”精細化,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引進外來人才,通過資格審查、面試、考察、培訓等程序選派20名優秀事業人員到村(社區)任職,加快推進村(社區)干部專職化建設。挖掘本土人才,從致富能手中“培”、返鄉人員中“引”、大學生中“留”,充實村干部隊伍,優化隊伍結構。截至目前,調整不合格村(社區)“兩委”干部30名,培育村級后備干部619名,22名致富能手走上村干部崗位,88名返鄉人員進入村“兩委”班子,69名大學生加入村干部隊伍。
“服務保障”精細化,抓實優秀農民工回引。制定《古藺縣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通過“優惠政策”招引、“量身服務”吸引、“三顧茅廬”感化等方式,成功回引優秀農民工2020余名,支持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640個、家庭農場508個,建成縣鄉村三級扶貧車間43個,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園145個,實現2.62萬農民工轉移就業或就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