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村長,我們永遠懷念你”“我們的好村長一路走好”“好村長鐵肩擔道義”……8月27日,在通江縣文勝鄉大井壩村的一個農家院里,擺滿了花圈、掛滿了唁詞,鄉親們個個滿眼淚水,沉浸在無法抑制的悲慟之中,一一前來送別他們的好村長——伏義美。
8月24日,伏義美在大井壩村3社幫助貧困戶拆舊復墾,不幸被危舊房屋脫落的一根木頭砸中頭部,當地干部群眾緊急將其送往醫院搶救,在送往途中不幸去世,享年49歲。
幫助貧困戶拆舊復墾 不幸被棱棒砸中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實施后,貧困戶搬出危舊房,住進了安全放心的新居。按照政策,貧困戶搬遷后,原有的危舊房屋必須拆舊復墾。
由于搬遷戶大部分屬于孤寡或年紀較大的老人,自己拆舊復墾難度較大,大井壩村村委討論決定,由每個村干部聯系幾個社,組織隊伍幫助搬遷戶拆舊復墾,伏義美聯系大井壩村三社。
“拆舊復墾工作啟動后,老伏成天起早貪黑,整天冒著酷暑奔忙,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文勝鄉黨委書記靳有恒哽咽地說。
回憶起伏義美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情形,村支部書記殷先亞雙目噙淚。他說,那天清晨,伏主任帶領殷仕偉、馬治和、馬成江在院壩里碰頭后,開始幫助貧困戶陳興家危房拆舊復墾。由于陳興家房屋年久失修,比較危險,他從鄰居處借來梯子,光著腳上了房開始排危,不幸被一根木棒砸中頭部。
“鄉親們為他找來車子送往醫院,送到瓦室場鎮時他就停止了呼吸。”殷先亞說。
“他是村里的好干部!從社長到村長,群眾都信任他。聽說他不幸去世了,在外務工的村民都自發趕回家,含淚幫忙料理他的后事。”村民雷太香說。
民工千里趕回 只為見村長最后一面
“我從浙江開車20多個小時趕回家,卻沒能見上他最后一面!”村民陳華和伏義美雖不在同一個社,但家里一遇到事兒,都是請伏義美幫忙。
陳華說,在外務工近30年,只要家里的老人一生病,他第一個想起的不是親戚,而是伏義美,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一個電話打給他,他都竭盡所能幫忙。“他把我當親兄弟,把我的父母當自己父母照顧,這意外咋給他遇著了呢?”
同陳華一樣,村里其他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也把伏義美當家人一樣來信任和依賴。從上海趕回來的陳興釗泣不成聲,“今年我們出門的時候,還約定好了,等我春節回家要好好團聚一下呢!”
聽說伏義美去世的消息后,村里20多位村民千里迢迢從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成都等地趕了回來,參加了全體村民為伏義美舉行的追悼會。
排憂解難謀發展 他是村民的好干部
走進伏義美生前工作的辦公室,辦公桌上、辦公椅后,整齊擺放著一摞摞脫貧攻堅的各項專檔資料。翻開伏義美的一個筆記本,正是他近期的工作日記,字跡工整清秀,上面記載了危舊房拆舊復墾的相關情況:“已經拆完了4家,按照進度,再拆兩天,可圓滿完成任務。”近段時間以來,村里重點工作就是危舊房拆舊復墾工作。
村民陳曉英回憶,為了擺脫貧困,2015年村里發展馬鈴薯產業,伏義美為缺勞戶、年老戶送去種子和肥料。馬鈴薯豐收時,收購車輛進不了村,是伏義美帶領全體村民將毛坯路修行了修補后,收購車才進村來。
2018年10月,村里為了解決全村飲水難問題,決定修建安全飲水點和拉通全村各戶自來水管。飲水點修建好后,由于沒有費用通電取水,伏義美自己墊支了3000余元費用,幫助一些村民解決了眼前困難。
“我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以伏義美同志為榜樣,全力以赴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當地鄉村干部紛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