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出菇高峰期,每天可生產大球蓋菇1000斤左右,畝產5000斤,產值每畝40000元!”近日,在絨壩鄉阿宗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老百姓一邊在采摘大球蓋菇,一邊盤點著種菇帶來的收入,臉上滿是喜悅。
阿宗村屬于貧困村,“無支撐產業、無集體收入、無企業帶動”,是典型的“三無村”。經過鄉黨委政府走訪調查,決定將產業扶貧作為群眾脫貧奔康的方向。通過多方考察,發現阿宗村土地、氣候適宜、發展種植大球蓋菇產業見效快、周期短、收入穩定。
“產業扶貧需要帶頭人,這樣才能盡快出效益,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從為貧困村謀劃大球蓋菇產業扶貧開始,為了有效帶動,村干部既是帶頭人,又是技術員。
為了確保大球蓋菇產業穩固發展,絨壩鄉阿宗村與“勒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雙方共同出資150萬,成立阿宗村反季節菌類種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通過不斷努力完善阿宗村現已建成100畝及168個大棚的反季節菌類種植基地。5月初,在勒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指導下完成138棚羊肚菌與30棚大球蓋菇種植;預計羊肚菌9月初可出菌。
目前,大球蓋菇已出菇,長勢喜人,已空運至北上廣銷售。為了解決運輸難的問題,在理塘縣國資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抽派2輛冷鏈車,每日將新鮮的大球蓋菇拉往成都,隨即空運至廣州上海銷售,產業帶動激發了阿宗村村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帶動了村集體發展。正在往冷鏈車上送菇的村民笑嘻嘻的說:“這個大球蓋菇長得好啊,希望年年如此多多的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