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龍縣充分利用縣域文化資源,探索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將“黨建+”工作向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用好紅色文化元素,增強“黨建+”引領活力。為深層次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黨建工作中,運用征文、朗誦、攝影、繪畫、書法、唱紅歌、知識競賽和文化研討等形式,充分挖掘縣域紅色資源,融合到“三會一課”“兩學一做”“農牧民夜校”和“一升一響一聯誼一看望”活動中,進一步豐富黨員組織生活,以身邊先進為楷模,讓黨員干部群眾耳濡目染受到紅色文化熏陶,提升精神文明素質,增強“黨建+紅色文化”引領活力。
用活生態旅游文化元素,構建“黨建+”濃厚氛圍。聚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謀劃,立足“新龍”發展,全縣全域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程,通過“黨建+旅游文化”模式,探索實施“一線兩翼”黨建示范帶(片)建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境內山川秀美的林地草原、田園風光、江河湖泊、丹霞地貌和生態鄉村等資源,將傳統農耕逐步提升到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特色農莊、農情民舍,構建“黨建+生態旅游”文化氛圍。
用強民俗文化元素,共享“黨建+”創新成果。融合民俗文化元素,創新組織活動方式,積極搭建融合民俗文化元素的黨建活動平臺,充分利用對口幫扶和中央、省、州、縣級財政資金繼續加大投入,推進農家書屋、鄉村文化站、農牧區文化廣場、農牧民體育健身設施等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設,同時不斷加強其他農村文化供給,舉辦農牧民生產技能大比武、賽馬文藝匯演、藏歌舞大賽、體育賽事以及節慶活動等形式宣傳黨建成果、展示黨的形象、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和諧發展,使黨的文化在黨員干部群眾中不斷延伸,共享“黨建+民俗文化”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