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區堅持把抓好返鄉農民工定向培養作為農民工黨建重要工作,以定向培養促進返鄉農民工成長成才,開辟出一條把優秀返鄉農民工培養成村干部的順暢通道。
建立定向培養人員庫。扎實推進全省“10萬名村級后備力量培育工程”落實落地,采取區級統籌、鎮為主體、村級實施的“三級聯動”方式,為每個村至少動態培養儲備2名村級后備力量。目前全區98個村動態儲備村級后備力量368人,有農民工經歷的達201人。建立定向培養人員庫,嚴格按照全省優秀返鄉農民工標準,對村后備力量進行逐一篩選,采取村、鎮推薦,區級備案程序結合全區村后備力量公開遴選,將優秀返鄉農民工納入培訓庫。
培育農民工優秀典型。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家庭能人培養計劃等,大力支持返鄉農民工發展特色產業、領辦創辦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等,積極培育致富帶頭人。目前從返鄉農民工中培養出青花椒產業、水果產業、蔬菜產業等一大批致富能人。推薦優秀返鄉農民工參加“優秀共產黨員”“突出貢獻人才”等各類評選表彰,從在基層組織發展中發揮作用的農民工中推薦產生“兩代表一委員”。目前有農民工經歷省人大代表1人,區黨代表4人,區人大代表8人。
大力發展農民工黨員。把返鄉創業農民工作為重點對象,注重從優秀農民工中發展黨員。建立區級服務管理綜合黨委1個,功能型黨支部10個,分別在浙江溫州、成都等地建立流動黨組織4個,建立農民工黨員流動陣地。采取“流出地主動吸納、委托流入地培養、兩地考察公示”的“三位一體”模式發展農民工黨員,有效破解農民工流動性強,黨員發展難的問題。2019年培養農民工入黨積極分子92人,發展農民工黨員57人,占發展黨員總數70%以上。
強化實崗培養鍛煉提升。開展全區優秀優秀農民工后備力量全覆蓋培訓,每名村級后備力量每年至少參加1次區級集中培訓。今年來,全區累計培訓優秀返鄉農民工及村后備力量累計達到800余人次。建立“3+1”結對幫帶培養機制,為每名村后備力量落實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1名村黨組織書記、1名村第一書記開展結對幫帶。建立村后備力量實崗鍛煉制度,將農民工村后備力量安排到鎮便民服務中心崗位,村上脫貧攻堅、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拆遷維穩等崗位進行一線鍛煉,有效提升后備力量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