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6000余名流動黨員“分布點散面廣、從業流動性大、文化參差不齊、崗位千差萬別”等問題,中江縣通過查漏洞、結對子、建平臺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條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的新路子。
查漏洞,掌握黨員去向。針對流動黨員普遍存在去向難把握、黨費難收繳、管理難實施、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問題。中江縣狠抓流動黨員信息收集,以村黨支部為單位,由760名村文書負責定期對流動黨員進行摸底調查,建立縣、鄉、村三級流動黨員管理臺賬,每月進行一次調查,及時更新臺賬,隨時掌握新情況,實行動態管理。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將流動黨員的姓名、所屬支部、務工地點、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造冊登記,形成流動黨員信息管理檔案。堅持流動黨員管理“一證一表一卡”制度和外出黨員向所在黨支部報告制度,做到基本情況、流動去向、思想表現、聯系方式“四個清楚”,
結對子,搭建溝通渠道。實行在家黨員與流動黨員“一對一”結對服務,聯系人不定期向流動黨員寄送學習資料,傳達支部開展工作情況;叮囑流動黨員與務工地黨組織聯系;定期不定期電話詢問黨員的生活情況和組織生活開展情況。結合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活動,在春節走訪慰問期間,領導干部主動上門與流動黨員交心談心,聽取他們對村上發展的意見建議,了解他們在外的生活和工作情況。據統計28名縣級領導和300余名科級干部利用開展扶貧走訪日等活動,與流動黨員交心談心700余人次。
建平臺,增強“造血”功能。依托黨員服務中心、遠教站點提供流動黨員就業創業服務。一是與全縣農民工培訓相結合,采取集中與分散、送學與結對助學等形式,在富民技校、職業中專校等10余個學校開辦汽車駕駛、電工、焊工、美容美發、餐飲服務、家政服務、服裝縫紉等實用培訓班50余期,培訓流動黨員1450人次。二是各鄉鎮積極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功能,組織流動黨員收看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和回鄉創業等方面的電教片,提高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同時,免費提供致富信息1596條,幫助引進和落實致富項目327個,增強了流動黨員特別是貧困黨員的“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流動黨員的致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