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理縣以“黨建提升月”主題活動為基礎,以喜迎“七一”建黨98周年為主線,以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目標,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扎實推進“聯戶聯情”系列工作。
走訪慰問有“熱度”。各級領導干部、部門職工走訪入戶2500余戶群眾,主動上門收集民生訴求、民生愿望、困難問題、建議意見76條,轉交、辦理、解決實際困難49個。對標執行《理縣黨內幫扶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幫扶27名特困黨員,發放關愛資金10余萬元;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聯系鄉(鎮)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黨員142名,發放慰問資金77200元。
政策宣講有“高度”。以“雙報到”為抓手,全縣79個縣級部門黨組織1371名黨員深入村(社區)開展政策宣講、矛盾調解、治安聯防、文體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服務500余次。各黨委(黨組)書記、支部書記到13個鄉鎮、89個村(社區)及所在支部,圍繞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州、縣全會精神等內容,為廣大黨員講黨課120場次。舉辦農民夜校162期,向群眾全覆蓋宣傳脫貧攻堅、惠民惠農政策和相關法規制度。
黨員教育有“維度”。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體要求,4494名黨員全覆蓋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喚醒先進意識,增強黨性意識;聯戶干部配合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好7月黨員積分評星活動,切實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有效性;84支“吉祥先鋒”志愿服務隊,主動認領服務項目,結合部門職能特點和優勢,開展志愿服務103次;圍繞“入黨為什么?初心是什么?”,217個基層黨組織開展大討論139場次。
主題黨日有“溫度”。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級基層黨組織通過到邛崍紅軍長征紀念館、紅原雅克夏紅軍烈士墓、薛城籌邊樓、石門洞紅軍遺址等走出去的形式,瞻仰革命遺跡,重走紅軍長征路;開展黨建知識競答、唱紅歌、邀請老黨員講歷史、談變化等方式,深化黨性教育。進一步豐富主題黨日活動載體,全縣217個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00余次。
成果展示有“厚度”。開展“賽業績、比作風”成效展,全方位展示我縣各行各業在黨的建設、脫貧攻堅和“四個全域”“七項創建”等重點工作中取得的成效。36個參展單位通過“賽、觀、比、評”,尋亮點、找差距,發放測評意見表150余份,收集意見建議13條,群眾滿意度達90%。收集匯總各鄉鎮、各部門“聯戶聯情”工作動態,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聯戶聯情”的工作經驗和創新做法,在理縣組工先鋒、微理縣及各級部門微信公眾號刊發聯戶聯情專題信息19期,各級網站刊發信息37期,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動態調整有“密度”。健全動態調整機制,針對人員變動問題,各鄉鎮、各部門及時優化調整“聯戶聯情”人員和幫扶責任人,確保力量不脫節、工作不斷線。依托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深入推進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聯戶干部深入聯系戶走訪,摸清情況,找準問題,尋找對策,盡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保障脫貧成效,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督導督查有“力度”。圍繞走訪情況、信息報送、工作成效等聯戶聯情工作,組成4個片區督導組開展督導1次,力促全縣各部門和領導干部職工“聯戶聯情”工作的落地落實。對存在的問題“一對一”下發整改督辦單,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堅決防止“聯戶聯情”工作搞形式、走過場,切實收到良好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