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貧困村2020年脫貧攻堅完成綜合幫扶工作隊退出后,如何持續發展的問題,涼山州會理縣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從產業規劃、人才培養、建章立制等方面增強貧困村“造血”功能,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做好產業規劃“鋪好路”。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思路,58個駐村幫扶工作隊深入調研,采取支部引領、合作社承接方式,進一步明晰沿金沙江村發展亞熱帶水果、北部二半山村發展烤煙、花椒、核桃林果業,高山村發展生態畜牧業思路,指導58個貧困村因地、因村擬定產業規劃,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網絡營銷平臺,多渠道銷售產品,為貧困村發展產業鋪好路、搭好橋。
加強干部培養“選好人”。堅持從返鄉優秀農民工、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中培養發展一批黨員。大力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村“后備力量”培育工程,建立村后備人才庫,每個村遴選出5名以上、30歲左右、高中以上文憑的優秀后備干部,建立臺賬,由幫扶工作隊員“一對一”幫帶培養,有意識的交任務、壓擔子,開展針對性培訓。2016年以來,累計培訓58個貧困村后備力量1450人次,12名“雙帶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完善制度建設“搭好臺”。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逗硬“三會一課”制度落實,深化實施涼山州委基層黨建“筑底強基.凝聚民心”工程,強化問題導向高效召開黨建月會,全面推進“擔當盡責建功一線”行動,大力推進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工程,嚴格落實村(社區)干部日常管理16項制度,村“兩委”值班值守、“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民主集中決策等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助推貧困村黨組織運行進入規范“軌道”,避免“人走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