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市聚焦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隊伍,積極抓好優秀農民工定向回引、培養和選用工作,推動優秀農民工變身村干部,不斷充實農村基層骨干力量,為鄉村振興筑牢基層黨組織基礎。
精準摸排,加強走訪聯系,充實農民工后備力量隊伍
全面摸清底數。開展大走訪、座談會、慰問活動等230余次,摸清全市522名優秀農民工的基本情況,其中有意愿回村任職的農民工289名。開展結對聯系。由村兩委班子成員與有意愿回村任職的農民工結成對子120余對,通過經常性聯系回訪、交心談心,介紹家鄉發展環境和政策措施,積極引導農民工回村任職。建立管理臺賬。采取群眾推薦、公開遴選、組織考察等方式,將237名有意愿回村任職的優秀農民工納入村級后備力量人才庫,并建立農民工后備力量臺賬,實行動態管理。
搭建平臺,強化幫帶培養,提升農民工后備力量素質
加大培訓力度。依托鄉村振興農民大學、鄉村振興實踐鍛煉課堂等平臺,舉辦農民工后備力量培訓班12期,培訓農民工300余人次,增強農民工后備力量對組織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的思想認識和知識儲備。搭建鍛煉平臺。在鄉鎮和村(社區)設立農民工后備力量頂崗鍛煉崗位190余個,采取跟崗學習、崗位體驗等方式,對農民工后備力量進行工作業務、綜合能力培養,不斷提升實踐能力、筑牢群眾基礎。落實幫帶機制。由村兩委成員和鄉鎮聯村干部擔任農民工后備力量幫帶人,實行“一幫一”,通過業務指導、溝通交流等,及時了解農民工后備干部思想和工作動態,幫助農民工后備力量解決工作困難。
嚴格程序,突出能力素質,選拔優秀農民工到村任職
嚴把政治標準。由鄉鎮黨委對優秀的農民工后備力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考察,注重政治素質和群眾口碑,把“聽其言”與“觀其行”相結合,將120余名優秀農民工后備力量作為村兩委班子成員缺額補選擬推薦對象,確保人選政治素質過硬。嚴格審核把關。通過村黨組織推薦、鄉鎮黨委初核、市級聯審會議審核,確定50余名符合推薦條件的農民工后備人才作為村兩委班子缺額補選的候選人,確保人選質量過關。嚴格選拔程序。在村兩委缺額選舉中,我市下派工作組實地指導,嚴格補選程序,共選拔25名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優秀農民工進入村兩委班子,其中2人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同時,鎮村采取崗前培訓、任職承諾、履職談話等措施,引導農民工村干部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確保按照分工履職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