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武勝縣堅持黨建引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為目標,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基層治理,創新實施“一工程三行動”,基層黨建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生機盎然的良好態勢。
抓好“磐石工程”夯實基層基礎。堅持統籌規劃,投入4000余萬元,新改擴建黨群服務活動中心147個,推行偏遠村、空心村、薄弱村合建共用,每個活動陣地達到300—500㎡以上,高標準聯合建設活動陣地64個,在每個村規劃建設村史館,對村史、檔案、榮譽、歷史物品、民風民俗等進行展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集中開展掛牌清理行動,規范設置“一陣地七中心”,確保活動陣地美觀大方。進一步深化“磐石工程”內涵,著眼基本教育、基本建設、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加強支部建設,提升基層組織力。
抓好組織振興聚力鄉村振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靈活設置的原則,推行“支部+”(支部+旅游,支部+商貿,支部+園區,支部+協會,支部+合作社,支部+企業,支部+支部)設置模式,分產業打造集中連片示范區黨組織,試點推行“空心村”黨組織整合和村黨組織書記跨村任職、交叉任職。目前全縣成立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黨支部31個,組建村黨總支17個,實現跨村任職5人、村書記主任“一肩挑”13人。
抓好黨性教育提升黨員素質。依托紅巖英雄文化陳列館、楊益言故居、王璞烈士紀念碑等本地紅色資源,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區黨性教育基地,通過系列黨性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今年來,培訓各級黨員干部3000余人次,接納900余個黨組織開展黨性教育和主題黨日活動。精編《黨員政治生活小紅本》,印發給每名黨員,進一步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管理監督。
抓好共治共享推進基層治理。在村推行“組織亮目標、班子亮承諾、黨員亮奉獻、群眾亮黨恩”的“四亮”工作法,每月定期曬目標任務、工作承諾、黨員服務、惠民政策“四張清單”,提升群眾滿意度。在社區推行“黨委+網格支部”模式,整合社區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群團組織、兩新組織黨建資源成立“社區大黨委”,形成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治理體系。開設“共建共享共治武勝”微信公眾號,開通“6543210”熱線,提供政策咨詢、訴求受理、預約代辦等服務,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抓好“五幫四包”決勝脫貧攻堅。在“五個一”幫扶力量的基礎上,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科級干部包村、股級干部包社、全體干部包戶的“五幫四包”機制,全縣1.2萬余名干部職工全覆蓋結對幫扶23.8萬余戶貧困戶和非貧困戶,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扶貧幫扶體系。制發“五幫四包”職責任務清單和工作手冊,分類開展專題培訓,細化、實化幫扶工作。出臺《關心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干部二十條措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條問責措施》、“五幫四包”幫扶力量考核辦法,堅持嚴管厚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助力全縣成功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