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組織系統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聚焦建強基層組織、防止黑惡勢力染指基層政權目標,突出“三個三”精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落實“三項舉措”,建立聯動機制。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組長的基層組織建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37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工作統籌,上下聯動、督促指導全縣基層黨組織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二是落實工作責任。制發了《關于實施農村基層黨建“一工程三行動”的意見》、《武勝縣組織系統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方案》等文件,層層簽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承諾書》,定期召開組織工作會議、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推進會、專項斗爭推進會等,及時研判形勢,提出工作要求,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三是廣泛宣傳發動。制發組織領域掃黑除惡應知應會20問,將掃黑除惡納入“三會一課”、“固定黨日”活動學習內容,開展“大走訪”活動,依托武勝黨建網、武勝黨建微信公眾號、“一鄉一微”、“一村一微”等平臺廣泛學習宣傳,提高黨員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為全力掃黑除惡營造良好氛圍。
健全“三項制度”,摸排處置線索。一是建立多方聯審制度。出臺《村(社區)干部候選人聯審辦法》《不適宜擔任村(社區)干部認定調整辦法》,明確選任負面清單,建立聯審機制,嚴把選任關口。扎實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活動,對26名群眾反映強烈、工作不在狀態、受過黨紀重處分、有前科劣跡的村“兩委”成員進行清理。二是建立線索排查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每月對村(社區)“兩委”成員、黨員干部涉黑涉惡情況梳理排查。結合抓黨建促脫貧督導、鄉村班子分析研判和基層黨建督查調研,部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部機關組工干部參與,主動深入基層摸排線索,及時形成線索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建立研判處置制度。積極對接紀檢監察、政法、民政等部門,對主動摸排、聯審發現、信訪舉報、市縣轉辦的涉黑涉惡問題線索,落實“一案三查”、“人人見面”的工作要求,及時召開聯席會、線索分析研判會,嚴查快處涉黑涉惡問題線索。
嚴把“三個關口”,鏟除滋生土壤。一是嚴把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關口”。持續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全面完成2018年26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整頓工作。將黑惡勢力、“村霸”問題等作為2019年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的重點內容,明確軟弱渙散13條具體情形,排查出30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堅持因村施策、對癥下藥,采取調整班子成員、選派干部幫扶、規范制度機制等,逐一進行整頓,確保高質量完成整頓轉化任務。二是嚴把村(社區)干部“選任關口”。出臺《村(社區)干部管理辦法》《村(社區)干部行為規范“十個嚴禁”》,嚴格底線管理,切實規范村(社區)干部日常行為,對涉黑涉惡、違規違紀的村(社區)干部,一律給予嚴肅處理,對涉黑涉惡、違紀違規的村(社區)干部候選人,一律排除在選任人選之外。三是嚴把基層黨員“準入關口”。推行發展黨員全程紀實制度,對新遞交入黨申請書人員,進行半年以上政治考察,明確無政治問題、無前科劣跡、無“村霸”問題、無涉黑涉惡問題等情形,才能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前,再次征求相關意見,進行嚴格政治審查,確保黨員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