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江縣普降特大暴雨,造成勝利、朱元、松溪等18個鄉鎮12.6萬人不同程度受災,部分農田被淹、房屋倒塌,道路橋梁、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為此,通江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帶領群眾積極開展搶險救災工作,讓黨旗在救災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搶險救災中褶褶生輝。
關鍵時刻 黨組織迅速行動
“孩子,我和你爸沒事,家里都好,別擔心啦。”“政府提供了帳篷,還送來了方便面、礦泉水,我們都安全。”……災情發生后,通江縣供電公司組建18支黨員突擊隊第一時間開著發電車進入松溪鄉、勝利鄉等地,為當地老百姓提供臨時應急電源,確保他們能與外界聯系、給家人報平安。
“6·20”洪澇災害后,通江縣于6月20日13時啟動自然災害II級救助應急響應,立即成立抗災自救和災后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迅速落實責任,全力以赴搶險救災。
“要把搶險救災作為錘煉黨性、踐行初心的實踐檢驗。”在縣委政府的號召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主心骨”“指揮部”的作用,1500余名黨員干部奔赴搶險救災第一線,摸排災情、疏散轉移受困群眾、清理淤泥、搶修道路,搭建帳篷、安撫群眾等,成為了抗洪救災主力軍。
據初步統計,“6·20”洪澇災害后,全縣先后組建50余支黨員突擊隊、26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第一時間沖到防汛救災最前沿與20多個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道,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核查和疏散轉移安置群眾工作,每名黨員干部堅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戶和24小時輪班值守。目前,已緊急轉移住在滑坡地段、住房有隱患、住在“三邊”(山邊、水邊、巖邊)、危險塘庫下游的群眾2.6萬人,妥善安置受災群眾2800人,全力保障了災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
搶險救災 黨員沖鋒在前
“山洪沖下來后,我們猝不及防,五分鐘左右他們就趕過來了,我們感覺踏實了。”6月19日晚,勝利鄉小學38名師生被困,在應急救援隊趕到之前,勝利鄉8名干部手拉手搭起“人橋”,將他們成功轉移。
在朱園鄉朱元村二社姚家山發生泥石流,頃刻間泥石俱下將河道填埋、河床升高、橋洞堵塞,20多戶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鄉、村黨員立即出動,組織群眾疏散,并整理出活動室15間、搭建帳篷10頂、為群眾發放床及被褥90床,讓群眾遠離危險,居住到安全地段。
洪口鎮、松溪鄉等重災區道路中斷,電力員工徒步2小時進入受災點進行搶修,縣疾控中心成立應急搶險醫療救護組,前往重災區進行環境消殺、疾病防治工作,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諾江鎮、沙溪鎮、洪口鎮等臨近鄉鎮聞訊后,第一時間展開對口幫扶。藍天救援隊、閬中市9958應急救援隊、蒼溪紅十字救援隊、巴中上海商會、通江愛心社等社會力量全力支援抗災救災,先后派遣黨員450余人深入現場參加救援,捐贈資金200余萬元。“七·一”期間,全縣組織開展結對幫扶送溫暖,各支部、黨員帶頭深入一線排查險情,上門探望困難黨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針對幫扶戶實際籌劃災后重建等。
……
一個組織一個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為了打贏這場搶險救災的攻堅戰,全縣廣大黨員趕赴災情最嚴重、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成為了搶險救災的“排頭兵”。一面面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變成了受災群眾的精神支柱,廣大黨員以共產黨人的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受災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災害,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