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區認真貫徹落實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深化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街道職能轉變工作,于3月底前全面完成了13個街道的職能轉變任務,初步構建了職能科學、運轉有序、服務高效的運行機制。一是聚焦主責主業推進體系重構。按照深化街道職能轉變的要求,剝離街道原承擔的招商引資、協稅護稅職能,由投促局等專業機構統抓,進一步突出街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職能職責。按照街道新的職能定位和“精簡、統一、效能”原則,以“5+1”內設機構、2個事業單位、4個部門派出機構為主體,重構街道組織架構;創新設立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把街道服務經濟發展的重心轉向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上來。二是聚焦權責對等推進賦權提能。厘清街道、部門、產業功能區職責邊界,形成街道職責清單144項,建立部門職責下沉街道準入審批制度,做到事隨職轉、權責同步。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雙重管理模式,優化綜合執法、市場監管權限劃分,將人事、財務等重要職能交由街道負責;同時賦予街道對轄區事關群眾利益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對轄區公共事務的綜合管理權、對轄區規劃的參與權,街道“指揮權”“話語權”得到切實提升。三是聚焦管理服務推進重心下沉。健全完善政務服務管理體制機制,統籌優化街道、社區便民服務平臺,推進政務自助服務一體機進社區,將政務服務延伸到基層末端,最大限度提升“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水平。推動執法下沉,健全網格服務管理體系,推動“大聯動·微治理”系統向安監、市場等領域延伸。緊扣企業需求,將投資促進機構嵌入商務樓宇、商圈市場,“零距離”開展精細化、貼心式服務。四是聚焦導向引領改革考核工作。調整優化街道考核辦法,突出對黨建工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營商環境建設等主責主業的剛性考核,取消經濟指標考核,逐步取消區級部門對街道社區的考核評比,提高群眾滿意度的考核權重,初步形成與街道職能轉變相適應的配套考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