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著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人才需求,創新探索用、管、育一體化大學生村官成長工作機制,促進青年人才農村成長、崗位成才、社會成功。
實施“定根”行動,派崗精準化。通盤考量大學生村官專業特長、性格習性、成長經歷等因素,綜合研判全縣524個村資源稟賦、發展趨勢、村情民意,因村派人、因人定村。建立村級主體、鄉鎮主責、縣級主管的三級聯動考評機制,實行個人自評、群眾議評、鄉鎮測評、實地考評等動態評定,考準考實履職情況。實行生活困難必慰問、重大疾病必看望、外縣人員必走訪的“三必”關愛行動,開展“最美村官”選樹活動,根據任職地區邊遠、艱苦程度落實工作補貼,激發廣大村官扎根農村、奉獻農村熱情。
實施“壯苗”行動,培育優質化。建立完善“四個一”傳幫帶培養機制,為每名村官確定一名縣級領導聯系、一名組工干部結對、一名鄉鎮領導幫助、一名支部書記帶動。推行輪崗實訓,通過上派學習、委托培訓、以工代訓等方式,把園區、景區、人口集聚區、深度貧困區等地村官上派到鄉鎮機關和交通、住建、農業等部門頂崗學習。分梯次選派優秀村官參加國家、省、市級培訓班,認真組織實施每年一期村官黨校班、每年一次交流聯誼會、每年一次“傳承紅軍精神·村官在行動”主題活動,不斷樹牢政治意識,增強工作本領。
實施“拔節”行動,就業多元化。搭建創業平臺,暢通就業渠道,支持服務期滿村官本地自主創業,在開辦企業、成立專合組織、領辦集體經濟等方面,給予資金、資源、稅收的最高優惠標準。鼓勵村官擔任村“兩委”干部,通過兼職、異地任職等形式,27名優秀村官擔任或兼職村委干部。統籌全縣鄉鎮事業單位空缺編制,對聘期已滿的村官按程序優先、足額定崗轉聘。鼓勵支持有意向村官報考研究生、考錄公務員,兌現加分政策,提供備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