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時期以來,在參加各類鄉鎮調研基層黨建工作中,了解到鄉鎮干部的一些思想動態。總體上講:廣大鄉鎮干部在貫徹中央、省委的方針政策上是堅定的,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上不含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忘我奮進,展現出了基層干部的風采。但是,由于當前工作任務繁重,要求創新出彩多,跟蹤問責與褒揚不匹配等因素,一些鄉鎮干部出現疲憊、急躁、委屈、失落、懈怠、甚至不愿繼續任領導職務等現象,本文歸納為“六大壓力下的焦慮”,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現將了解到的情況梳理報告如下:
一、“發展”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較大的發展目標與鄉鎮財權不匹配。鄉鎮承擔著與其財力極不相匹配的事權,“責任在基層,錢包在上級”,造成鄉鎮硬性上項目,任務完成了,面子掙到了,債務卻留下了,矛盾積累了,鄉鎮干部又進入到化解上訪維穩的高壓中;二是工作量大要求高。各部門都要求搞創新,打造示范點,一部門一特色,一工作一亮點,軟件系統種類多、要求多,鄉鎮工作應接不暇;三是考核指標與發展實際不符。簡單化劃分任務,如固投、招商引資等考核指標逐年遞增,部分指標與當地實際嚴重不符,而有些上級部門又疏于指導。意識形態、黨風廉政、信訪維穩、安全生產、脫貧攻堅、項目投資、環境保護等單項考核又是一票否決,鄉鎮干部高壓之弦緊而又緊,不敢懈怠;四是脫貧工作任務重、管理亂、無用功多。
二、“治理”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鄉鎮治理手段缺失。鄉鎮人權、財權、物權有限,在激勵、關心關愛干部上缺乏抓手,一些干部滋生干好干差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不干少干少擔責思想;二是“千斤重擔二人擔”局面。各項責任均壓在黨委書記和鎮長頭上,開會必須“一把手”參加,領導視察要“一把手”陪同匯報,維穩處突要“一把手”親臨化解,造成副職責任真空;三是鄉鎮發展實際與期望差距大。建設發展好鄉鎮意愿強烈,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三、“保障”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正常的工作經費保障不到位。如部分政策調整后,鄉鎮參加各類會議、培訓、干部掛職、監察陪護、事事“留痕跡”等費用均要鄉鎮全部承擔,財政預算經費遠遠不能滿足;二是鄉鎮補貼問題,個別鄉鎮未享受到鄉鎮補貼、鄉鎮干部下村無補貼,基本工作開展無保障;三是項目配套資金不落實。農民自籌難,鄉鎮不敢做事,做不起事。同時,易誘發不穩定因素;四是私車公用。不能報銷費用,是當前絕大多數鄉鎮領導干部面臨的問題;五是鄉鎮抓脫貧攻堅工作的專項經費無預算。
四、“責任”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鄉鎮權力有限責任無限。如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信訪維穩等,部分上級部門片面理解“屬地原則”,倒逼權責不對稱的鄉鎮擔責;二是責任層層下壓。部分上級部門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將本應由上級部門承擔的責任下達給鄉鎮,被問責大多是鄉鎮,致使部分鄉鎮領導不堪重負,精神壓力過大,存在打退堂鼓現象;三是容錯機制不健全。發展必然會有成功有失敗,當前容錯機制不健全,保護干部力度不夠,造成鄉鎮不敢放手干事,鄉鎮干部干事熱情消退。
五、“生活”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收入付出不對等。部分鄉鎮干部長期加班,基本無周末,未能獲得相應補助報酬,養家糊口壓力大;二是鄉鎮干部平時工作壓力大、強度高,部分干部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三是工作擠占生活時間多,照顧家庭父母小孩時間少,夫妻團聚少,特別是女干部家庭壓力劇增。
六、“成長”壓力大的焦慮
一是有隨時可能被問責處理的壓力。年輕干部成長意愿低,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意識不強,千方百計擠向省、市、縣級機關部門;二是基層干部成長過程中容錯糾錯不足,導致干部還未成長起來就被“處理”掉。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一旦不穩,國家就會左“晃”右“蕩”、舉步維艱。鄉鎮是黨在基層工作的基礎,擔負著發展一方經濟、服務一方群眾、穩定一方社會的重要職責,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關鍵環節。當前,黨中央、省委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一帶一路、鄉村振興、軍民融合發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大政方針直接惠及縣鄉村。我們既要看到機遇,更要感到危機,要堅定以發展解決問題,以解決問題來促進發展思路,牢牢抓住機構改革、鄉鎮整合契機和國家政策紅利,不脫離實際、不急于求成,也不聽天由命、無所作為,一步步改進和完善工作機制和作風,逐步破解當前鄉鎮工作的一些難點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粗淺的提出了一些想法,供上級在決策時參考。
(一)積極探索政策
一是理順權責關系。破除單純以“屬地管理”等單一方式將責任推至鄉鎮這一難題,根據法律政策規定重新界定鄉鎮權責,該部門的必須擔責;二是出臺更好地激勵機制。建立政策激勵、經濟激勵,有效解決干部加班補助、下村補貼等實際具體問題,調動干部積極性;三是暢通流動渠道。建立鄉鎮干部有序流動機制,解決鄉鎮干部回城難問題。
(二)堅強組織保障
一是為基層減負。統籌上級部門各項檢查、科學確定考核目標,更加注重實效,突出重點,留足時間精力讓干部抽出身來做好工作;二是為干部減壓。將容錯糾錯機制的作用發揮出來,妥善處理“試錯”與“犯錯”問題,真正做到為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干部撐腰鼓勁,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三是為干部助力。加大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力度,大膽破格提拔使用年輕干部和起用受處分干部,讓基層干部有盼頭,同時鮮明用人導向,探索引進高層次人才到鄉鎮掛職鍛煉,發揮作用。
(三)堅持正面引導
一是正確導向。建立健全有效宣傳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激發干事創業熱情,打造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良、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二是教育引導。在化解矛盾和凝聚力量上下功夫,讓基層干部聚精會神搞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三是典型選樹。要與爭先創優、主題教育活動相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廣大干部向先進學習,逐步形成濃厚氛圍。
以上,有無不妥之處,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