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縣結合自身黨建實際,抓基層、打基礎,踏踏實實抓好農村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完善和建立切合牧區實際的機制,促進黨員作用發揮,帶動基層黨組織穩步提升戰斗力、凝聚力。
堅持讓標準“具體化”,抓好黨員發展。把黨員標準與藏區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體現牧區農牧民黨員的先進性,讓農牧民黨員清楚明白黨員究竟應該做些什么,讓群眾知道怎樣的人才能申請入黨。結合牧區農牧民實際,對黨員具體標準從政治立場堅定、積極維護社會穩定、主動參加組織生活、自覺遵紀守法、服從組織領導幾下方面進行了細化,讓黨員標準變成一種看得見、模得著的具體標準。
堅持讓問題“簡單化”,處理宗教關系。對于受宗教觀念影響或社會、家庭壓力,參加一般性宗教活動,但本人政治立場堅定、能夠遵紀守法、服從組織安排的,主要通過經常性的思想教育,進行思想“矯正”,減輕宗教影響。對熱衷于組織或參加宗教活動的,加強重點教育,要求限期改正,經批評教育不改的,勸其退黨。對篤信宗教,經教育不改的,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對于利用宗教挑撥民族關系、制造事端的,嚴格依照黨紀國法進行處理。
堅持讓教育“系統化”,改善黨員結構。加大在農村大中專畢業待業人員、“9+3”免費職業教育畢業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改善學歷結構。開展“團組織推優入黨”工作,加大青年黨員發展力度,逐步形成青年、中年、老年黨員3:4:3的比例結構。實施大規模素質提升工程,制定五年規劃、豐富教育內容、分級分類培訓,著力提高農牧民黨員的政治素質、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能力,切實提高教育培訓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讓管理“人性化”,發揮黨員作用。以藥山臨時黨支部為載體,化解藥山矛盾糾紛,由各村黨員服務上山群眾,在各村聚居點,組建留守黨員服務隊,負責照顧在家的老弱病殘,為外出群眾解決后顧之憂;在3個邊界片區持續開展邊界地共建活動,組織青海、甘肅以及州內相鄰縣市每年簽訂共建協議,聯防聯治;成立黨員先鋒服務隊,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后勤保障服務,充分體現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