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阿壩縣堅持把黨建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
建強脫貧攻堅堡壘,提升帶領群眾脫貧奔康能力。始終把建強基層組織擺在重要位置,全覆蓋開展分類定級,集中整頓后進村黨組織21個,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采取“支部+協會”“支部+能人”等模式新建集體經濟36個。實施村黨支部書記“領頭雁”工程和發展黨員“源頭行動”計劃,全覆蓋培訓村黨支部書記2輪、集中培訓村級后備干部176名、農村致富帶頭人78名,155名優秀農牧民群眾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農村黨員干部“雙帶”能力明顯提升。機關黨務工作者結對農牧民黨員300余名,70余名貧困黨員領辦精準扶貧示范項目。抓實農牧民夜校,開展各類培訓1557學時,農牧民內生動力和能力不斷提升。實施四好村雙優村“文明戶”創建活動,成功創建省級“四好村”2個,州級“四好村”13個,縣級“四好村”15個,縣級“雙優村”12個,評選縣級家庭文明戶87戶,好風氣、好習慣正在養成。扎實開展“回頭看、回頭幫”,1745戶8290人已脫貧成果得到鞏固,確保了脫真貧、真脫貧。
配強脫貧攻堅力量,推動優秀人才向一線聚集。始終把選優配強脫貧攻堅力量作為第一要務,在保持黨政正職穩定的基礎上,全面優化鄉鎮(場)領導班子結構,招錄34名干部人才全部充實到脫貧攻堅一線;配強35名貧困村和39名非貧困村“第一書記”,選派100名干部全脫產開展駐村幫扶,組織脫貧一線干部學習培訓1500余人(次)。創新推行“三包三扶”結對幫扶活動,43名縣級聯系領導結對包鄉、108個部門結對包村、2174名縣鄉村三級干部結對包戶;舉辦各類幫扶干部脫貧攻堅培訓班14期,培訓幫扶干部1200余人次;全縣圍繞貧困對象就業舉辦各類就業創業培訓29期,培訓群眾2458人,開發就業促進崗位1024個,整合開發生態公益性崗位3351個,各鄉村脫貧攻堅力量不斷壯大,引領脫貧能力不斷提升。
壓實脫貧攻堅責任,督促各方扶貧力量真抓實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發揮各級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完善脫貧攻堅9大機制、6項辦法,整合改非干部等力量,在全縣87個村(分場)各組建一支督導工作組,全覆蓋推廣“釘釘”簽到打卡,確保脫貧攻堅人員、精力和責任“三個到位”。細化各幫扶力量責任、問題、任務“三張清單”,增強脫貧攻堅行動自覺;開展“三個走遍”專項督導,采取“責任制+清單制”的方式,限期整改問題37個,召回“第一書記”4人,引導廣大干部向脫貧攻堅聚焦聚力;落實《阿壩縣關心愛護脫貧攻堅一線干部激發干事創業活力措施二十二條》,投入駐村幫扶力量保障經費300萬元,表彰優秀“第一書記”14名,慰問幫扶干部105名,激勵廣大干部安心基層、攻堅脫貧。